PDF下载
综合性护理预防VTE在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研究

王宗英 田苗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一区 湖北天门 431700

摘要: 探讨综合性护理预防VTE在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围手术期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性护理。结果研究组咯血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TE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效果理想,能有效预防VTE的发生,降低VTE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长,值得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VTE;支气管扩张;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是常见的临床危急症,此病起病急,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可以威胁患者的生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有效性、安全性较高的一种方式,此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1]。有研究指出,围手术期的护理会影响治疗效果。综合性护理是根据治疗方法制定的科学护理措施[21]。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性护理预防VTE在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5.3±5.1)岁。研究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6.1±3.2)岁。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同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常规监测患者的心率、体温和血压,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围手术期护理,必要时备血。

研究组应用综合性护理。首先,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入院后,告知患者VTE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VTE形成的后果及可预防性,对于年龄偏大、理解能力较弱的患者,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态度,结合文字、图片等方法为患者进行讲解,不仅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认知,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护士采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Padua评分量表进行风险评估, VTE-Padua量表评分<4分为低危,≥4分为高危。根据Padua量表中的体质指数、年龄、用药史、既往病史、现病史等11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勾选符合的危险因子,最终评定出风险等级和最终得分,并将高风险患者纳入重点干预对象。采用评分量表首次评估时机为患者入院4小时内,动态评估时机为患者转科或治疗、病情发生变化时以及出院时,根据危险分级不同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如果患者为低危状态,需要指导患者多饮水、尽早活动,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同时给予基本预防或物理预防;如果为高危状态,需在低危的预防措施上添加药物预防,行间歇充气加压或穿梯度弹力袜进行物理预防。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加速血液循环,预防VTE的发生;24小时解除加压绷带,12小时解除制动。制动时需床上自由活动健肢,制动患者手术侧下肢,制动时间点达到后,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对病情稳定者,督促指导患者下床缓行,下床前做好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严格落实三个30秒。如使用抗凝药物,需同步观察药物使用后有无皮下瘀斑、便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应记录VTE的相关表现,同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整个实施环节流程为:护士对VTE风险进行评估--告知医生评估结果--医生复核确认--开医嘱--做好非药物预防(基本预防、物理预防)的健康教育--药物预防--护理人员知晓观察的重点--做好护理记录,如果病情有变,需要再次复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咯血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

观察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并发症包含栓塞综合征、异位栓塞,吞咽困难,出血血肿。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咯血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相关恢复指标对比(x̄±s)

1.png

研究组VT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VT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截图1736905815.png

3.讨论

有研究指出,支气管扩张并咯血的患者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较好,90%以上的患者可以立即止血,但是手术治疗中,会损伤血管,且穿刺处可能会出现血肿,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3]。因此需要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性护理,促进止血有效预防血肿、VTE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VTE主要是由于血管的组织或表皮受损、血流的速度降低,凝血粘滞度发生改变导致,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无法活动,因此肌肉活动会相对减少,导致血流速度降低,且手术会引发血小板凝集,因此术后患者如果没有及时预防,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尤其是老年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低,体质相对较差,手术后会因为肢体缺乏活动和不耐受,会成倍的增加发生VTE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VTE初期,症状比较隐蔽,因此容易被忽视,如果在初期进行了不恰当的肢体锻炼,会诱发并发症的产生[4]。因此为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性护理预防VTE意义重大。综合性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评估情况,通过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防等方式预防发生VTE。围手术期通过风险筛查,发现高危患者,及时进行宣教和功能锻炼,给予基础预防、物理预防或药物预防,减少VTE的发生机率。相关研究指出,给予综合性护理,围手术期患者出现VTE的机率明显下降,且预后生活质量高。

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咯血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T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预防VTE在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婷, 韩晓蓉, 刘文静,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054(005):686-689.

[2] 连志标, 陈晓明, 黄少辉.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肺咯血急性诊治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8, 039(016):2491-2494.

[3] 王宾, 文宠佩, 王爱珠,等. 介入栓塞治疗肺动脉假陛动脉瘤伴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043(003):223-227.

[4] Rodriguez-Estival J , Sanchez M I , Ramo C , et al. Exposure of black-necked grebes (Podiceps nigricollis) to metal pollution during the moulting period in the Odiel Marshes, Southwest Spain[J]. Chemosphere, 2019, 216(FEB.):77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