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专业成长下的职业幸福感

徐静

淮安市南方花园幼儿园,223005

摘要: 在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背景下,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十余年的普通一线幼儿教师,我认为想要带着职业幸福感获得专业方面的成长,教师的职业理想、能够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及对幼儿的爱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职业理想;终身学习;专业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06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规划,更是对学前教育这一教育行业的憧憬与期望。我们选择这个行业,可能是源于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更多的肯定是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如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最高层次所言。没有职业理想,幼儿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长远性和目标性。职业理想为教师的工作点亮了前行的明灯,让教师在事业上能够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例如有一年我带的是大班,班上有个小朋友叫小芯。小芯做起事情来总是慢半拍,吃饭慢,收玩具慢,叠被子也慢,班级的其他两位老师对她也颇有微词。有一天我们的集体活动就要开始了,小芯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对她说“小芯,我们准备学本领了,有什么事,你等会儿再说,好吗?”听到我这样回答,小芯立即揉起了眼睛,看她委屈的样子,我真的不忍心,于是耐下性子问怎么啦,小芯哭着说:“昨天一哲去超市时你借给他的10块钱,他还没有还给你呢”。听到这句话时感动、后悔、自责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禁不住反思孩子如此将我的事情记在心上,我为什么1分钟都不能等他呢。就在这件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午睡之后所有的小朋友都叠好被子,盥洗结束准备吃午点了,除了小芯。她一个人慢慢地从卫生间走出来后站在睡房下的区域里停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我提醒她该吃午点了。小芯看阁楼睡房的木地板喊了起来“区域里面漏水了”,原来是在睡房打扫的保育老师不小心把小水桶打翻了,还好小芯及时发现。一个如此善于观察而且懂得关心他人的幼儿差点因为规范统一的要求扼杀了她如此珍贵的品质。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巴学园”的创办者,小林先生深深地爱着孩子们,他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教师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选择并从事了学前教育这一行业的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每个人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在幼儿园阶段,我希望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每个人的个性都是被欣赏被接纳的,孩子们因为自己的不同而自信。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感受到的就是被尊重接纳,那在他长大后,肯定能欣赏不同性格的人,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和自信,希望我们的孩子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每个人都充满自己的个性。并为自己拥有的这种个性感到自信!教师需要为这样的职业理想与对学前教育的期待去努力!

二、做个终身学习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依赖个体已有的经验及真实的情境;学习离不开社会性的交往和对话。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幼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主动建构专业知识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托于真实的实践情境;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与专业伙伴的合作与对话。这不禁让我思考仅凭在学校里几年的学习和工作中通过自我实践建构起来的这些经验就足够我们在工作中使用了吗?显然这样只不过是固步自封,只有一生不断的学习才能让我们不断建构新知识、新经验。

幼儿教师与中小学学科教师不同,幼儿园开展的是综合性课程,教师是综合性课程的实施者,是万能的,不仅要会组织活动,还要会布置环境,教研与家长沟通等等等等。那就意味着幼儿教师要会唱、跳、弹、画,还要会各种设计:剪、贴、裁、编织,真的数不清。老师们做过最夸张的事情是什么?锯木头?锯水管?裁竹席?从窗户爬到三楼外侧擦玻璃?这些都是我们经历过的,在这样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老师想到放弃,这样多种难度的工作让我们幼儿教师的流动率也非常高。只有做个勤学善思的老师,才能跟上教育趋势,不会因为更新的理念或职业要求而退缩。当我们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并付诸行动时,遇到新的任务,就会从“我不会”变成了“没关系,我可以学”。其实在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当我们越学习,就越感觉到自己需要去了解的地方更多,当沉浸在这种状态时,就会爱上学习,越学习收获就会越多,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强大的内在驱动下实现自己学习与成长。

三、爱每位幼儿

“爱孩子,爱每个孩子”是很多幼儿教师的教育格言。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不自觉地就会收到主观感受的影响,往往受到幼儿教师偏爱的可能是全班最听话的孩子,最聪明的孩子,或是最可爱的那个孩子。如果我们可以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到那个孩子的位置,在心里问自己“假如我是那个孩子,我会希望老师如何对待我呢?”。这样的思考与换位会让我们认真地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关注中,可能会发现自己以前真的忽略了太多。有些很听话的孩子,平时似乎不用老师烦神,有时老师对他的关注就少了,可是他们也是十分渴望和老师多互动的,渴望老师也能看到他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把他的表现都视为理所应当。那些让老师比较“头疼”的孩子呢,他们也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不要去给他们下定义、贴标签,当老师去观察、去关注他时,会发现他身上的可爱之处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些文静内向的孩子呢,老师是不是因为他的文静内向有时忽略了他,试着和这样的孩子微笑对视,去会心一笑,他会感受到老师的欣赏和爱,他会开始慢慢地也愿意与人沟通;老师也会发现,原来他做事情这么专注,他在这方面有这么突出的才能。当教师越关注孩子时,就会越来越了解他,越了解他们,就会越爱他们,因为每位纯真的孩子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优点和能与老师建立情感纽带的互动行为。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有利于幼儿教师树立对职业的自信,增强职业幸福感,同时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培养责任感。这对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对其增强自身职业吸引力有着积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2.罗光文,高升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