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

袁峰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摘要: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会计信息化迅速发展,社会对能力型财务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中职学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如何让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实践工作要求,是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
DOI:10.12721/ccn.2021.1570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信息改变时代,随着社会进步,为了有效利用资源,越来越多企业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统。资金作为企业的命脉,必然让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会计人才的信息化能力成为重要职业素质。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信息化思维的一线会计人才。但目前越来越多中职会计毕业生,信息化知识匮乏,难以适应岗位需要。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要引入信息化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1 会计电算化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进行会计数据内容处理时以计算机为中介,运用电子科技、信息科学等先进技术进行会计实物数据处理。会计电算化的核心是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记账、算账等工作,以节省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作中能够有效减少计算误差。会计电算化是一项融合性的学科,包涵计算机学科、信息学科和会计学科等,是时代进步的象征,能够促使我国会计事业蓬勃发展。

2 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理论教学与实训脱节

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实务”与“电算技术”两方面,前者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是进行电算化操作的核心依据和内容,后者则是进行会计业务操作的手段和方法,是重要的辅助力量,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理论教学与实训脱节的问题,部分教师率先讲授会计理论知识,随后再进行财务软件的训练,并将训练内容集中在软件功能介绍、基本系统的操作上。这看似提高了学生的财务软件实操能力,然而一旦到了处理会计项目时却仍然不知所措,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技术训练中,表现出“技术性强而会计处理能力差”的问题。

2.2 授课内容碎片化问题突出

会计电算化涉及核算货币资金、投资、应收与应付款、无形资产、存货、长短期借款、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有者权益、应付职工薪酬、收入费用、编制财务报告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各项内容既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学生不仅要掌握单项内容的电算化处理方式,同时还必须拥有整合处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公司和企业内部复杂的工作环境。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表现出明显的碎片化问题,大都是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逐项教授各个会计项目的业务处理方式、会计电算化方法,很少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与训练,这造成学生仅能够处理单项会计业务,而无法处理复杂环境下综合项目的会计电算工作。

2.3 教学模式太单一且效果差

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十分繁杂且枯燥,学生如果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则很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进而造成学习效率低、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排斥、抵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灵活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工作存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且效果差的问题,很多教师仍然沿用常规的“说教式”“演示式”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自弹自唱”的局面,学生存在被动聆听、模仿操作的现状。当然,也有部分教师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但大都是虚设项目,过程简单、内容单一,与企业会计的实际工作相距甚远。

3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校企合作开发具有代表性、真实性的课程教材及实训平台

受制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设具有代表性、真实性的先进制造实训工厂,并根据生源特点开发基础实训教材及进阶实训教材。先进制造实训工厂应按照现代企业精益管理理念和原则建设,并且是一个“情境式工厂实训平台”。这个“情境式工厂实训平台”还应与中职会计专业的就业岗位相对应,以业财融合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为目的,以企业供产销业务流程为载体,集成了现代工厂的供产销、物流、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实现“技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想场所。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运用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它在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带来了较大的改变。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该课程资源:进行实训任务分解,做颗粒化的微视频,把学习指南、微课视频,PPT、习题、参考资料等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使用。其次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完成课前两个任务,一个是分小组讨论老师布置实训任务的会计处理流程、会计处理及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把讨论过程及结果拍照上传到网上学习平台;另一个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实训的任务中会计核算测试。通过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团队活动、检测,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思考判断能力、会计核算与财务管控能力。实训课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出错率高、学生共性问题给予有效的辅导并进行课堂答疑、讨论;对重难点进行讲解,选取易错案例进行分析,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群投票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实现对实训过程的有效监督和考核,从而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程度。

3.3 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为了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同时也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应充分应用网络学习平台,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整个会计实训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性考核主要从职业素养、网络学习平台的课前学习、课前测试、课前小组讨论等方面进行,其中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评。结果性评价主要是从实训作业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点记忆的评价,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逻辑思维能力的评价以及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评价等,其中有教师对学生实训作业的效果评价,有学生完成会计业务处理、纳税申报业务等实训作业由网上学习平台的评价系统进行的评价。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可以选择校企合作,把教师安排到相关企业兼职实习,这样既能拓宽财会教师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或者邀请财务软件公司定期举行讲座,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4 结语

会计实践教学属于会计教学中重要的构成内容。只有有效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不断使得会计教学体系加以完善,才能让学生掌握熟练的会计操作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毕业之后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孔永桃.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实训课程的重要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126.

[2]秦海峰.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探讨[J].职业,2019(2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