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

杨从艳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572600

摘要: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优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种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主题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高中课程难度高,对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注意理论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中物理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过去只用传统的方法来教物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高,学习方法难以掌握。物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研究的能力。如今,新高考大纲中规定,物理概念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物理课本上的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发展。

1.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含义

物理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问题。在科学中,学生认识世界,阐释物理现象,如今,物理是能够掌握、解释物理现象最准确的课题。在研究物理学时,从中发现规律,用规律来不断改进和进步。物理教学使人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在加强人与人的交流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自我提高[1]。一个学生未来的成长取决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水平,同时也受到周围的环境的影响。

面对世界变化,有多种观点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物理和客观的观点,以最有效地接近真实。科研过程中,核心是实验方法的对应,实验要求有针对性的训练。它是一种实际能力,而非严格的交流模式。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带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简单地追求学生的分数,而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物理核心的本质。此外,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注意,在这一发展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更有效的成长只能通过持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实现,高中生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物理学的核心素养,需要学习实验思维,如果按照所学物理学习方法来学习物理,那么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是可以避免的。

高中物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各种负面信息和谣言也广为传播,这类信息经常被一些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所误。目前,大部分高中物理教育还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实质是赋予学生解决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应指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设计并实施相应实验。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体验物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核心素质。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战略

2.1加强学生物理概念的培养

物理概念是指物质与能量在物理研究中运动与相互作用。正确的物理概念是学生继续学习物理课程的基础。例如,能使学生区别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理解物理课程,掌握物理学中的正确概念,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要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对物理课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可运用阶段渗透的方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正确的物理概念,教师会利用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想到云、雨、雪的物理状态。如果粉笔掉下来,学生会注意自由落下的动作、环境摩擦、声音扩散等。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以个人魅力介绍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有人说学生经常处于物理学习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会逐渐增强,对物理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烈[2]

2.2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对一部分没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科学思维的建构与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性思维、诱导、推理;就方法而言,科学思考需要有效方法来思考问题,科学思维能帮助学生思考物理知识和现象,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更严谨,这对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

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3]。老师可以每天都能给学生们示范,比如,在回答样本问题时,教师可以清楚地把解题的思路向学生说明,使学生切实理解科学思维,教师也需要训练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处理一些问题,老师也通过示范,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利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2.3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物理的特殊性,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学生必须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加深记忆,加深理解是困难的。教育中教师开始扮演家教的角色,帮助学生积极学习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必须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进行详细调查,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4加强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感教育

研究物理教学时,需要更多地持科学态度和对物理学的责任感。老师在日常教育中必须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态度和责任意识能够改善学生的生活,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老师也可以告诉学生关于牛顿等杰出物理大师的故事,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5高中物理教育实验内容拓展

高中物理实验是以学生个体参与,通过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也需要通过许多实验,来验证物理教师传授的知识。当教师确认学生完成实验之后,往往会产生直观的感觉,无法从学习能力和个人思维的角度出发,根据具体教育内容构建相应的客观知识。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根据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讨论有关物理知识,积极参与,表达实验的具体设想。如指导匀速运动的知识点时,教师会运用实验方法安排学生完成数据的制作和小组讨论,由相应的学生进行最后总结,让学生综合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效果。学生能够对位移、时间、速度等也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参加均速运动的实验,不仅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水平,还对该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结语

高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提高素质是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面对课题,提出自己满意的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既能促进物理核心素质的培养,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舒适,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但要丰富知识,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接受学习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晓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8):61-62.

[2]江润植.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9):35-36.

[3]许承超.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0(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