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能交通系统中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分析与研究

苏少辰

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 ,650011

摘要: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居住人口和交通车辆迅速增加,城市交通压力较大,道路长期呈现拥挤状态,车辆通行出现障碍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影响交通管理系统正常运行,智能化交通管理,可以全面监控和了解城市各地区交通状况,快速进行交通管理,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当前大数据发展应用成果,提出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相关建议,阐述改善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应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自从20世纪90年代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以来,各国都开始加强研究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和发展,中国也高度重视发展智能交通技术,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多样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和研究智能交通技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城市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地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逐渐上升,在城市当中频繁出现交通拥堵、车辆碰撞等等不良的交通情况,特别是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期,有大量的车辆被拥堵在道路之上,导致人们上班所需时间明显增长,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传统的道路交通控制并不能够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交通工作的管理需要,致使城市管理工作效率降低,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发展,为了提高城市交通运行的效率,我国的交通行业开始研究应用大数据作为智能交通管理方法。

1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功能定位不清

目前在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当中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定位还不够清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应用在各地发展较为快速的大型城市当中,部分二三线城市因为自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仍然不足,当地对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应用方法也较为单一。另外由于各地区在交通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同,部分地区未能建设全面的监控设备和监测系统,大数据所能收集到的信息有限,对于各种交通事故的处理系统不完善,没有快速针对各地区交通进行有效指挥和调度,难以适应各地区复杂的交通管理控制需求。现有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资金不足以满足各地区建设发展需要,导致建设质量较差,信息数据收集不足,交通系统组织规划不够全面完善。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的交通管理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状态,难以实现资源之间的共享和统筹利益,导致各地区出现管理系统重复建设,资源重复浪费情况。

1.2 技术支撑不足

当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之所以未能全面应用,没有达到严格管控各地区交通运输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管理系统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目前我国的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大数据在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仍不完善,各地区之间存在信息孤立和封闭的情况,各地区的交通管理系统当中会采用独立的操作系统和数据资源库,由相关的部门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管理中心之间具备独立信息库,很少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交通部门的信息来源渠道主要是交通部门所安装的各个现代监控软件和监测摄像头等,交通部门信息来源单一,现有的处理技术不能够连接多种大数据信息处理各种交通问题,交通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管理效率也较差。

1.3 缺乏统一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目前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和控制智能交通系统,较难实现对城市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多方面的监管和调度。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管理职能,彼此之间较少进行合作,导致各部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低下。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城管局、规划局等各个机构都具备独立的管理系统,缺乏统一管理平台和特定管理人员,各部门的各项信息数据由本部门进行使用,较难建立各个部门共同联合使用的信息共享平台,国家政府方面也缺少组织多个部门共同建立平台的规划,由于缺乏相关规划工作和专业优秀人才进行管理,束缚和限制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到2025年,中国式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才能基本形成,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内容仍然集中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2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提升路径

2.1 借助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助力交通系统监测

应用智能交通大数据技术可以检测车辆环境污染情况,收集城市不同道路运行车辆,车辆排放尾气,车辆废物处理等有关数据,可以较为准确的分析各地区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分析交通行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而推出相关的政策控制车辆的运输和运行。比如在我国北京地区频繁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当地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采取了限量摇号、限行、限牌等措施,控制当地的车辆运行,在工作日车辆出行时期实施区域限行,在上下班高峰期按需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通过摇号方式控制每年新上牌照的客车数量。同时智能交通大数据还会应用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各类交通场景模型,检测评估雨天、晴天等不同天气情况下的交通数据,提高对于各种交通事故检测和预警能力,提醒车辆驾驶员在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路段注意安全驾驶。例如,在各地区发现了交通安全事故,则可以第一时间利用大数据监控周围的事件信息、环境状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救援警报,提高各地区救援能力。

2.2 通过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提高交通系统效率

首先可以建立交通信息实时上报系统,应用传感器技术了解各地道路信息,如道路建设情况、道路交通事故状况、道路车辆拥堵实况等。并将有关的道路信息实时上报给系统更新,出行者可以登录相关系统,了解各地道路情况,同时为出行者规划最佳的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提高交通运营效率,减少车辆拥堵概率。其次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并根据相关数据建立交通模型,预测各个道路路段未来两小时内可能会出现的交通运行状况,如车流汇入数量、交通拥堵概率等,为出行者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建议。同时通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可以模拟每一种管理方案,实际应用的效果,优化交通管理方案和效率。

2.3 通过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提升交通系统规划

首先需要明确划分各个部门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职能,明确规定各部门的协作管理模式,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互通。其次需要注意合理规划建设智能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基本信息平台、数据智能处理平台、交通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基本信息平台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各项交通信息,按照各个交通路口摄像头采集视频、传感器采集视频,收集系统中的公交车、出租车、地铁、交通监控等多项数据,整合分析各种多样数据资源,将有关数据存储和传递。在完成基本信息处理核查后将有关信息传送至数据智能处理平台,智能处理平台会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建设智能交通模型系统,根据模型测试结果向交通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展示相关数据,有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共交通企业可登陆交通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了解实时数据信息,根据平台反馈信息调整公共车辆运行状况。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与大数据相结合的管理和应用,依靠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全面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高效的检测各地区存在的道路交通违规行为,预测各地区可能出现的车辆拥堵情况,及时将有关的道路信息发送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快速到现场进行管理和调度,避免车辆拥堵状况,有效提高人们的出行顺畅程度。

参考文献:

[1]林君萍.大数据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7):16-17+24.

[2]张黎平.大数据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01):111-112.

[3]孙强.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门窗,2019(1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