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探高中生物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朱育红

曲靖市师宗职业技术学校(云曲靖),655700

摘要: 高中生物应发挥课堂教学价值,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的积累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为什么教”“怎么教”等思路,进行生物教学形式的改革,为生物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带来更丰富和高效的生物课堂。基于此,文章提出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媒体技术、利用思维导图、重视课外实践等路径,以期为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策略支持。
关键词: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70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中阶段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阶段,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加之高中课程学习内容繁多,因此,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拥有立足于社会的关键能力和核心品质,真正成为国家的后起之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相较于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高中生物知识不论是在宽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此,很多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会感到比较吃力,并由此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消除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负面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物情境的方式,以直观、具体的生活现象将生物知识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在主动对生物情境中生物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提升生物学习水平,增强学习自信心[1]

以“细胞中的糖类与脂质”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对该课时生物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转变以往平铺式、说教式的授课方式,而是借助生活现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思考。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一段内容: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开始比赛的前30分钟喝了一瓶葡萄糖的视频。然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运动员要在比赛前喝葡萄糖呢?”并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探讨,引发学生对本课时生物知识点“糖类的功能”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一生活化情境,既可以辅助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的生活性特征,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动机。

二、借助媒体技术

生命观念的内涵较为深刻,而生物概念又具有较强的抽象色彩,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简单地采取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生物概念,可能会造成学生的理解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更直观地为学生呈现课堂内容,降低学生理解生物概念的难度。

比如,在教学“人类遗传病”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课堂内容,辅助学生理解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生物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帮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两种生物概念。随后,教师可以引导:“请大家观看屏幕上的照片,上面一排从左到右依次是白化病、先天性聋哑、佝偻病,这些病例是典型的单基因遗传病,而下面一排从左到右依次是唇裂、精神分裂、哮喘等病例,这些病例是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仅能结合图片对单基因遗传病等生物概念进行具体解释,也能加深印象,真正地将生物概念印在心底。

由此可见,教师要改变一味地讲解和灌输教学,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为学生直观呈现生物现象,如此便能降低学生理解生物概念的难度,使学生更轻松、简单地探知生命发展的规律,领悟生命的本质。

三、在知识复习与巩固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教学中,每学习完一章节的内容,教师都需要及时带领学生做好本章节内容的巩固与复习,然后再进行下一章节的新课学习.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为学生章节知识复习提供了帮助,生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和归纳章节知识.

例如,在完成“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的教学后,生物教师让学生通过大脑回忆的方式,合上书本完成本章知识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一边回忆一边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外到内逐一回忆细胞的机构,对每一个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功能特征等进行回忆整理,并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翻开书本进行从前到后的系统化梳理,将遗漏的内容补充完整,对标记错的内容进行纠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了解了自己哪些知识记忆和掌握得不扎实,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巩固和复习提供参考。

四、注重课外课堂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情和个性为基础,拓展课外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生物学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与自然的意识,在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实效性课堂的构建[2]。此外,学校可通过校外优质资源的应用服务于课后学习活动,如线上资源的使用,可以实现课堂内容的延伸,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还可以在课外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在巩固课堂上接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个人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分批次﹑分小组开展不同生物学拓展实验内容﹐可以是引用教材内容或试卷上的实验,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相关生物学知识,这样,对于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就打破课堂束缚,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眼界。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这一章节时,可以在晴天阳光照耀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绿植在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具体应用有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之后教师总结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课下学习。

五、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该注重生物学科的特征,并且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生物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展开深入的挖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节当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鹏 . 关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J].考试周刊,2021(79):127-129

[2]许娟.对如何提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2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