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黄婷婷

巴林右旗大板第一中学,025150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个背景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更为重视。本文笔者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展开探讨,以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0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物学科教学的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接下来,笔者将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新课标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意义分析

(一)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物科学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类生命和健康,对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着深远影响。通过优质的教学,学生将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同时,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关怀

生物学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承载着人类对于自身命运和未来的思考[1]。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将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公民。

(三)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加快,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科学作为前沿领域之一,培养的是未来的科研、医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可以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其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进而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信息化的生活情景激发兴趣

生物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不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生物教学脱离了现实,让学生对生物的基本原理、概念的认识不够透彻。信息技术具有情境化、可视化的特性,它能把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识以及对生物知识的内化吸收的能力[2]

比如,在教学“种群及其动态”知识时,教师会在上课前,向同学们播放预先录下的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录像,借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以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正式上课之后,教师会给学生们播放录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本单元生物知识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种群变化的原因。由于有两节信息技术资源课程作为基础,学生们在实践中的实践操作会更加细致和严谨,对生物的基本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刻和透彻的认识。

(二)结合实验培养理性思维

高中生物“理性思维”要求学生要在尊重客观事物事实的基础上在知识、思维和能力的追求上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做事和解决问题都要用科学、辩证的办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科学地看待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情境中形成科学探究的理性思维。在教学“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时,开展验证“光合作用”的实验。首先准备实验相关的器材:一盆天竺葵、烧杯、酒精灯、三脚架、锥形瓶、棉絮、石棉网、镊子、酒精、白瓷盘、碘酒、曲别针、厚一点的黑纸若干。依据以下步骤开展实验:1、在上课之前,把天竺葵放在阴凉、黑暗(照不到阳光)的地方一至两天,让它充分消耗自身所含的淀粉。2、完成第一步后,拿出放在阴暗地方的天竺葵,挑一些比较大、颜色比较绿的叶子,然后用黑色的厚纸张将它的正面和背面都覆盖起来。注意,黑色厚纸张的面积大约要占叶子面积的一半,且使用的纸张大小和现状要一模一样,也必须对齐,再用曲别针固定住。完成以上准备后,我们将天竺葵置于日光下4至6个小时。3、完成第二步后,取一片经过遮光处理的叶片和一片照过太阳的叶片置于开水中煮沸3分钟,以破坏其叶肉细胞。4、完成第三步后,我们将经过煮沸的两片叶子捞出,放入一只盛有酒精的锥形瓶内,瓶口用准备的棉絮密封。再把锥形瓶放入装有沸水的烧杯里,隔水加热,是为了让叶绿素充分溶解在酒精中。当锥形瓶子内的叶子颜色褪了,颜色变得黄白时,就把酒精灯移开,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清水冲净叶子,然后放到白色的瓷盘里。5、完成第四步后,我们将白瓷盘里的叶片展开铺平,用1:10的碘酒稀释液,在两个叶片上均匀地滴下,观察其变化。笔者针对实验的目的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绿叶中的色素有哪些?碘酒稀释液可否用其他材料替代(材料用具)?为什么要用清水冲净叶片?(实验条件)?如何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实验仪器)?这些问题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问题各个击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3]

(三)优化课堂评价

在高中生物课上,大多数教师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追求肤浅、流于形式,缺乏任何实质性的教学评价措施。这样就会把教学评估锁定在一个固定的框架模型中,违背了教学现实的要求,这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考虑班级教学实际,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推翻陈规定型的传统教学考核模式,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考核与实际教学情况联系起来,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

例如,在讲解“细胞”相关知识时,在经过简单复习提问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一步探讨“细胞增殖方式”的知识点,了解四种细胞分裂方式,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细胞分裂的过程进行动画展示,并根据其分裂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再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发现,给予一定的表扬和激励。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细胞分裂的概念与方式以及分裂过程,得到终结性评价。

结语:

总之,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标背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5]。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生平.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3).

[2] 鲁六海.论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8(12).

[3] 潘年志.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4] 朱晓英.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之分析[J].学周刊,2018(23):144-145.

[5]赵海洋.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之研究[J].速读(中旬),2019(0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