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徐淑芬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检验科,北京,1021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使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时间内,选择63例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和尿液分析仪检验,对两种方法的隐血阳性率和各指标的阳性率,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隐血阳性率和各指标的阳性率,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均比尿液分析仪检验高(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使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患者的疾病类型,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泌尿系统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关键词: 泌尿系统疾病;疾病诊断;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由于社会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酗烟酗酒,以及熬夜,肥胖等各种因素,临床上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肾肿瘤、肾结石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结构改变,尿的改变以及疼痛、肿块、尿血等[2]。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2017年9月-2019年9月,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使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价值。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时间内,选择63例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其中26例女性,37例男性,患者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2.39±9.48)岁,其中15例肾小球肾炎、23例急性肾炎综合征、9例肾肿瘤、16例肾结石。所有患者都签了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病理学等均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不配合本次研究,精神性疾病,老年痴呆史,入选时神志不清。

1.2研究方法

样本收集:采集样本前,让患者停止服药、喝咖啡、浓茶、糖水等,并对尿道进行清洁,使用一次性尿液采集杯,收集患者晨尿30ml,将收集到的尿液在2h内进行送检。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将10ml尿液进行离心,1500rpm,离心10min,离心后静置15min,将上清液去掉,收集沉渣0.3ml左右,将沉渣摇匀后,倒在载玻片上,并将1d100 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滴在沉渣上,进行镜检。

尿液分析仪检验:使用仪器自带的试纸,将试纸浸入到新鲜尿液中,浸泡5s,取出后放到滤纸上1min,然后用仪器检测试纸。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和各指标(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及蛋白)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以及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肾肿瘤、肾结石)[3]

1.4统计学处理

用n%表示实验数据,χ2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阳性率比较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阳性率95.24%比尿液分析仪检验高(P<0.05),见表1。

表1阳性率比较(n=63,n%)

21.png

2.2各指标阳性率比较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白细胞87.30%、红细胞96.83%、管型42.86%及蛋白61.90%等比尿液分析仪检验高(P<0.05),见表2。

表2各指标阳性率比较(n=63,n%)

  22.png

2.2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比较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肾小球肾炎15例(100%)、急性肾炎综合征19例(82.61%)、肾肿瘤7例(77.78%)、肾结石13例(81.25%)比尿液分析仪检验10例(66.67%)、11例(47.83%)、2例(22.22%)、7例(43.75%)高(P<0.05,χ2=6.0000,6.1333,5.5556,4.8000)。

3.讨论

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肾肿瘤、肾结石等均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4]。对于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多使用尿液检测的方法,检查患者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成分,而尿液隐血仅在病理状态下发生,因此需要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性要高。

本次研究中,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总阳性率95.24%,白细胞87.30%、红细胞96.83%、管型42.86%及蛋白61.90%等阳性率,以及肾小球肾炎100%、急性肾炎综合征82.61%、肾肿瘤77.78%、肾结石81.25%等检出率均比尿液分析仪检验的高。尿隐血检验主要是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数,与正常的尿液红细胞数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疾病,当红细胞数增长明显时,证明存在疾病[5]。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方法灵敏度较高,对尿液中的成分均可较高的检出,且其通过镜检的方法,可以清楚的观察出管型的变化,提高对疾病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使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患者的疾病类型,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泌尿系统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宋建梅.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0):1228-1230.

[2]袁卫东, 袁科, 陈春,等. 探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8):122-123.

[3]吴雪. 尿液隐血检验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1):139-140.

[4]骆晓.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尿液隐血检验的效果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2):63-64.

[5]肖新碧.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应用分析[J]. 甘肃科技, 2018, 34(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