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尼玛卓嘎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西藏山南,856000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学由原来的“灌输”转向了“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同时,教学的重点也随之转移,老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多元化
DOI:10.12721/ccn.2022.1572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动力,针对这一问题,物理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转化物理知识,降低理解难度,从而以更为直观便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桥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物理教学方式,避免过于武断认为学生难以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进行自主思考。需要物理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研究空间,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时依靠引导而并非直接灌输,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课堂当中记住重点问题,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却仍难看清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无法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例如,在学习物理测量使用游标卡尺以及螺旋测微器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会将游标卡尺以及螺旋测微器的测量使用方法直接告知学生,保障教学速度的同时,却难以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当中自主思考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缺乏锻炼,在高中快速成长的阶段,导致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难以跟上学习速度,从而无法及时掌握物理知识,也难以灵活运用,依赖于自身物理思维的物理学科,急需充足的思维训练,从而掌握深层次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学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认为,如果学生能在考试中拿到好的分数,那就说明他们对知识已经理解了。其实并非如此,高中生们都是在高考的阴影下度过的,他们为了考上重点学校,就是不停地做题,记题。实际上,对于许多问题,他们都只是一知半解,只是为了提高分数,才会按照老师所谓的技巧生搬硬套。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束缚,思维受到了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一遇到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题目,就会一头雾水。

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另外,高中物理教学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敢于提问、永不放弃的精神。但是,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忽略了物理的特性,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与语文、历史等人文科目是有区别的,是一种有规律的探究课程,学生看到的是现象,是问题。教师若简单地把总结说出来,会让同学们无法完全地了解问题,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放弃了传统的死板式的教法,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比如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学生分组探讨问题等等。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楞次定理在高中物理课上是属于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因为它的内容太过深奥,光凭老师的解释根本无法让人明白其中的含义。而如果学生亲自到实验室里做实验,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则会加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物理知识向学生们的头脑里灌输,使他们的思想僵化,使他们的想象力受到制约。在漫长而复杂的物理学知识面前,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可以互相探讨、协作、分享、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在这样的气氛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会得到提升,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1. 改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更重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注重转变原有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已从原来的“老师”变成了“朋友”。

2. 改变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就是一个主动地、轻松的过程。与以前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有所不同,新课改后的物理学课非常有活力。学生在课堂上已不再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而是要积极地寻求学习的资源和环境。高中物理会学习一些有关磁场的东西,课本上说这种东西很特别,看不到摸不着,但磁场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单凭想象是无法了解磁场的起源和存在原理的。但新课程改革后,可以让同学们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更能更直接地观察到磁场的变化。这种学习方法的改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3. 教学过程要贴近生活

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和其他的理论学科不同,所以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要符合现实生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不能一味地讲授,应将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在课堂上添加一些小的试验,或是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把有关的物理学知识引入课堂。举例来说,在介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之前,可以向同学们讲述牛顿被一个苹果打中脑袋的事情,从而引发有关内容的讲解;在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时候,可以携带小型的实验设备给他们做示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抽象的物理学原理用一些小的故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们,总要比老师们在台上枯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4.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物理新课程标准》在理念上注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思想,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学习。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乏味、效率低下,素质教育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学方式也由重教转向重学,因此,在高中阶段,老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尤为关键。

5.引导自主探究

对高中生来说,追求自由的意识比较强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增添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主动获取新知识,主动提高学习能力,把握好物理学习的技巧,突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弊端。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自我反省,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尽力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把老师教学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财富。中学教材里有很多自主创新的题目,这是一个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好时机。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不是让学生自学,老师什么都不管。新课程下,老师要做好组织、引导的作用,老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发挥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西藏等偏远地区急需复合性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是必然的。新课改的实施和新的教学方式的产生,老师也将面临挑战,老师需要结合多种方法,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还应加强自身的问题处理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牛智丽.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7):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