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矿体形成的内外因素分析

邹正波

云锡大屯锡矿,661000

摘要: 为了提高我国矿产开采资源领域的浸出率,对矿体形成的内外因素进行研究,本文结合矿区的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资源分布对矿区构造和分布的影响,对矿体形成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其次结合外部环境如气候、人工、活火山等周边环境进行矿体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了矿产资源在矿区内部地质特征和嵌布条件,希望为我国矿山勘察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内外因素;矿体形成
DOI:10.12721/ccn.2021.1571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市场和生活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因此对我国矿产资源行业来说,矿产开发的工作更加艰巨。此外由于成矿地区的周边自然环境地壳变迁,地下水流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将会改变成矿地区矿石和地质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也会改变矿区整体的成矿规律,从而给我国矿产开发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矿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将会对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结合目前相关的研究调查数据发现我国一些金属大型矿床主要位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地质裂缝中,同时这些矿床还受到周围火山喷发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矿区成矿的规律都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具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矿产行业的工作人员对矿区矿体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发现一些地表浅层矿体与地下深层矿体的成矿规律具有较大的差异,结合不同深度的矿层间的差异,发现主要是受到地下水资源和其他内部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以下本文将对矿体形成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我国地质勘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矿产行业进行找矿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与方向。

1矿体形成的内外因素研究

为了进一步探索矿区内矿体形成的规律性,给我国矿产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掌控方向,可以对矿区内部的地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结合矿区地层结构图对矿区成矿内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1矿体形成的内部因素研究

矿体形成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矿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地质条件等,首先根据矿区底层渗透水分布和交替的活动规律进行矿区盆地地表结构运动情况的具体分析,结合调查的相关数据发现地下渗透水正向流动速度较快时,地面岩石层的褶皱待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就容易受到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的影响,空气中的水蒸气或地下水会沿着裂缝和渗水层之间的空气进入地层结构,从而进行物质交换造成腐蚀,形成覆盖面积扩大的现象,形成典型的热液型汽水矿床。结合地下水东欧能够力学理论发现,渗透水在水流推动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升成矿的概率,长时间的侵蚀将会将岩石周围的幼物指直接溶解在渗透水中,从而提升矿区地以不金属矿物质形成的活跃程度,并形成有利的容矿空间。根据地下水具有不同流速流动介质和渗透性能的特点,可以对金属矿石沉积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同时部分活跃的金属,在裂缝和流动水的作用下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后,容易出现氧化反应到至整个地下矿层出现红棕色或黑色。目前可实现勘察的许多地下矿体都属于氧化金属矿,因此在进行地下水流渗透检测是可以通过渗透水的分布规律查找氧化金属矿。此外,当抗体在有利地形下形成矿石以后会附着在岩体上,而矿石将会呈现不同矿化的形态,其中有卷状或纸板状的,当地下水区域形成矿区成矿条件以后,将会出现水流径流和排泄以及补给等现象,根据矿区内部的水源动力状况差异,可以对矿物资源的分布和种类形态进行逐步筛查。

此外结核矿层底部的岩浆和岩石等结构也可以对地下水流起到加热的作用,地下水流的温度升高以后,将会使矿区底部岩层中具有活跃金属物质的岩石发生形变,在高温条件下一些活泼金属极易出现溶解性增大的物理性质,因此在金属矿体溶解度较高的情况下,遇冷极易使熔融状的金属物质直接负责在其他的岩石或矿物将直接改变该矿区内部陨石原始矿石的结构,从而提升整个矿体的赋存程度。

基于以上对于地下水对矿区内矿体形成规律的影响分析,下述将进行矿区地质结构对矿体成矿规律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根据现场勘查人员进行钻孔以后检测发现矿产资源的沉积中心通常都位于新生代或中生代的地层结构中,结合这些地区内地壳活动范围和地形突降的形势,可以对该矿区内的地形平面组合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该地区应力场对矿区成矿规律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当地指结构变迁比较活跃时,地裂缝将会出现更高的延展性,从而使两侧断裂带从中间向两侧发生偏移,整体断层将直接呈现S形带的走向内部,矿体将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导致矿体受到蚀变风化产生了氧化反应,从而积极促进矿体形成矿物资源。

1.2矿体形成的外部因素研究

结合以上对矿体形成内部因素的分析,以下将主要从外部的人工、环境和活火山等三个方面展开对矿体形成外部影响因素的探讨。首先是成矿区域外部天气环境的影响,结合许多地区发现环境因素和矿体的情况将会出现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环境恶劣式矿体由于接触到外界空气和其他物质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容易受到风化,促进形成矿产资源。根据不同的矿产资源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发现形成矿体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而当外界环境变化相对平缓时,矿体受到的环境影响较小实况体的整体内在结构达到稳定的状态,从而对成矿具有抑制的作用。勘查人员对矿体进行检测时,将会使用一系列的物探技术,将改变矿区的原始引力场和磁场造成矿区内部的岩石整体性和结构遭到破坏。

结论:为了提高我国矿产资源行业,市场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矿区成矿的内外因素,主要矿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地质条件人工活动,活火山和环境等因素,对矿区成矿主要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为我国矿产行业工作人员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提供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永玲.矿体形成的内外因素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1):219,221.

2.徐辉煌,伍式崇,余阳春,等.湖南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6(2):37-42.

3.伍光英,潘仲芳,侯增谦,等.湖南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矿体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05,4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