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据目前小学教育现状以及后进生的基本情况来看,可以知晓,导致后进生学习成绩十分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便是其学习能力较差。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班主任开展“因材施教”就变得尤其重要。通过确保教育质量的方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后进生进行转变。期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后进生们能够成功转化,提升其学习能力。
一、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个人原因。
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学习意识较为薄弱,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和退缩。长此以往,这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漏洞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跟不上,逐渐和同学拉开差距,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对教师和学习都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恶性循环,如果班主任放任,则会更加严重,一定要及时干预,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成绩。
2、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任何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后进生的现象与家庭情况有着一定的联系。有些学生的家长综合素质较低,也没有较高的学历,既不能辅导学生学习,同时对学生的教育方向也没有规划。还有一些家长,采用一味地逼迫甚至暴力手段督促学生学习,这样会给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对学习毫无兴趣。
3、教师原因。
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有些班主任和各学科老师对优秀的学生和后进生的态度有非常大的区别。对优秀的同学提出表扬,对差生经常性的批评,甚至拿其打比方、作对比;对成绩好的学生犯的错误一带而过甚至视而不见,对后进生的错误则严厉惩罚,让其自我检讨。这样只会造成后进生的心理失衡,从而对老师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乐趣。
4、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学生极易受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目前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很容易误入歧途并沉迷其中,从而导致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例如,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经思考使用查题软件等。短时间内这些问题不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但是长时间如此,会使学生学习能力退化,思考
能力减弱,逐渐沦为后进生,而班主任的适当引导,常观察、早发现,可以尽量地规避这个问题。
二、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1、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小学生虽然在年龄上较小,但已经拥有一定心智,能够敏锐地发现教师对其态度的转变,对教师的言行举止非常在意,虽然有时候不表现,但一旦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后,会有激烈的反应,而这恰恰是当前班主任所忽视的。例如班级的座位问题,学习优异的同学坐在前几排,而后进生只能坐在最后一排,甚至是讲台边上、犄角旮旯,这样的位置分配是在潜意识中为学生贴上优等生、后进生的标签,是极其不妥的。作为班主任要尽力做到一视同仁,可以以身高为标准,通过座位轮换制度,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公平对待,从而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情绪。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问题,后进生更是不例外,有的人不喜欢学习,有的人刁蛮任性,有的人行为习惯不好,但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尊重理解每一个后进生开始,给他们表达自我的机会,对每一件小事做出公正平和的判断。例如,在班干部选取时,给予后进生上台表现的机会,并在同学的投票下委以重任。这样可让学生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在收获众多期待和信任后,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交流中来,顺应自身成长之势,逐渐挖掘优点,养成自律学习的习惯。
所以,身为班主任,应当将后进生的转化作为教育工作中重点问题。在各种情况下,秉承公平公正之心,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这样后进生才能够发自内心的进行改变,全方位提升自身素养。
2、采取交流式教学,为后进生转化提供帮助。
小学教师需要引导后进生们利用自己的优势与价值,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们可以采取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让后进生们通过与同学、教师交流讨论的方式,准确把握知识,进而提高自身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实现良好的转化。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掌声》的教学中,教师们就可以让学生们就“英子在收到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为主题进行讨论,促使后进生们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知晓英子在两次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该篇课文所要讲述的主要内涵。同时,小学教师们也要通过与后进生交流的方式转变他们的学习思想,及时发现并改正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通过交流,后进生们能够充分吸收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促使后进生们能够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只有教师们进行耐心的指导与讲解,帮助后进生建立学习的框架,提高沟通的能力与思维的活跃性,才能够使得后进生们在学习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实现转化。
3、多方联系,共同成长
上文已经提到,后进生的形成与自身、家庭、教师、社会都有紧密的联系。身为班主任,在学校可以与后进生需要补差科目的教师进行联系,通过培养良好的教学关系、课下问题讲解、知识巩固提升等方面,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做好铺垫。
当学生离开学校后,教师也应当与学生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制定后进生的转化计划。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要做到和家长处于同一战线,站到学生角度去解决问题,进行良好沟通,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出规划,从家校两方面促进后进生进步。
当然,班主任更要与后进生的朋友、同学进行谈话。了解后进生的优点、现况、困境等,从而及时发现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问题源头。比如该后进生最近是否沉迷于某种游戏、追新某部小说或电视剧、甚至是家庭成员间是否出现矛盾等问题。深入后进生内心,从各个角度为其解决问题,积极对其进行鼓励,在精神方面给予正确的疏解和引导,理解与支持,帮助后进生进行转化。也可以请后进生的同学与其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讲解教导,使后进生逐渐掌握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为转化奠定较为良好的基础的同时,心理上也更易接受。
信息化社会学生受到外界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班主任应当从教师、家庭、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以多种方式挖掘后进生的潜力,从而使后进生走入正途,找回学习兴趣,进行积极转化。
结语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这项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历时较为漫长,这需要班主任以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并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应与任课教师、家长、学校、同学共同对后进生进行帮助,从后进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关爱、教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使后进生能够顺利进行转化,感受学习的乐趣,迎来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曾少媚.小学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0,9(11):67-68.
[2]汪杨.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有效转化策略[J].求知导刊,2020(12):16-17.
[3]杨凯.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才智,2017(0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