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秦瑞利

河北省成安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河北,0567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中职语文的教学与普通中学的教学水平相近,但却增加了较大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可以说,中职语文越来越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在课程和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应用性,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本文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语文;职业素质教育;关系与实现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7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职学生由于年纪较轻,对学习的抗拒心理比较强烈,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并不重视自己的专业技能,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思想也比较极端。因此,教师要从语文教育着手,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来培养新的课程内容,从阅读教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思想,从写作教学出发认识新内容,从活动出发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素养和职业素质双向发展。

一、职业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职业素质是指通过实践、学习和教育等多种方式,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形成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既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在发展和提高过程中所需要的有关素质,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因此,当前的素质教育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应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去解决问题。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掌握好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在其它科目的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一)根据各项活动安排,实现新的目标

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抗拒心理比较强烈,学习兴趣也比较低,因此,要使语文教育更好地融入到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气氛,增强师生的互动,增强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情景的导入和模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将会遇到的问题,从而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细节进行评估,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者们相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语文课堂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导,以自己为向导,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一视同仁,善于引导、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团结。例如,学习古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廉颇蔺相如列传》老师可以安排有表现较好的同学来做角色扮演;让有较好的阅读水平的同学来进行领悟,并鼓励他们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他们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长处,给予正面的鼓励,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在语文教学讲解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要求的标准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俨然成为当代企业录用人才首要考虑的标准。中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新鲜血液”的人才培养基地,语文教学的开展直接影响着职业素质教育的发展。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对于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在价值,发挥中职语文教学功能,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并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为日后的就业夯实基础,促进学生日后更好地发展。例如,在教学课文《荷花淀》时,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既温柔又多情的农村妇女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妇女们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通过“水生”与“水生嫂”将保家卫国作为神圣的事业,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抱有尊重、信仰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形成敬岗爱业的职业精神。

(四)人文精神,体现了职业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既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又要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这并不是单纯靠培养专业知识就能做到的。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使其真正体现其内涵。例如,在讲授《邓稼先》时,老师要说明邓稼先的工作,并将其与学生的专业相比较。很多同学都觉得工作有高低之别,老师要让他们转变这种观念,让他们知道,邓稼先的工资很低,工作环境也很差,但是他还是一心一意地工作,承担着自己的职责。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

(五)养成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没有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把教学的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与生活事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在教学中,我们以新东方俞敏洪主席为例,让同学们认识到把握机会,面对挑战,更要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要有专业精神,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还有,在各个行业开展的榜样故事分享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为将来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注重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的需要,并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劳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109-110.

[2]王海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8.

[3]周康芬.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162.

[4]万丽.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渗透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