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这一改革,涵盖了课程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现代化、执行的灵活性、评估的进步性以及管理的开放性等多个方面,对传统课程带来的是一种全方位的冲击。这些变化,不仅使得基础教育更加贴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它通过将信息以树状结构的形式呈现,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通常由一个中心主题和若干个子主题构成,每个子主题又可以细分为更多的子主题。这种结构使得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展示信息的层级关系和逻辑关系。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字体等元素来区分不同的信息类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学内容。
2.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师生交流流于形式
在一些高中生物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探讨和互动。这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透彻,也无法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1]。这种状况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不够,影响他们在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接受传统的教育方式,一些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他们过分依赖老师和教材,不愿意主动探究和思考。然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会阻碍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需要培养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意愿,发掘自身的潜力,并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合作效率低
在生物课堂上,一些教师会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然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合作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和计划。
(4)学生无法正确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学生无法正确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知识。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无法体现思维导图的层次性和关联性。
3.思维导图基本特性
(1)全景性
思维导图通过节点和链接的方式,能够将大量信息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它能够清晰地呈现信息的全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梳理性
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线条和图形等元素,将信息进行分类、分层和归纳,使信息变得更加有条理、清晰明了。它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梳理思路,提高思考的效率和准确性。
(3)创造性
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它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促进思维的跳跃和创新。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发现新的联系和创意点,从而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4.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将课堂内容以关键词、线条和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构建出课堂内容的框架和重点[3]。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听课的效率。
(2)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做笔记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将课堂内容以关键词、线条和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具有逻辑性和可视化的笔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记忆效果。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将课堂内容以关键词、线条和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出课堂内容的框架和重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回忆课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讨论中
课堂讨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可以根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在思维导图中列出相关的关键词和信息,并使用线条和图形将其连接起来,以展示讨论的逻辑关系和重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维导图,更好地了解讨论的内容和结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讨论的主题和相关知识。
5.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的,这种知识结构对于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领域,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以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取和产生良好的迁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陈述性知识,因此思维导图非常适合用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组织,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张全面的知识网络。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过程的三个主要思维导图环节是图:阅读、整理与反省。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主要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然而,离开学校后,他们需要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取丰富的知识。在这种情境下,阅读、整理与反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环节不仅是主动学习的关键步骤,更是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学会运用思考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独立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3)优化学生记笔记形式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重要学习方法,思维导图记笔记方法优势大。可伸缩性顺应思维模式;增进记忆;激发右脑,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图像使用加深记忆,使用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使用视觉感官进行记忆。
(4)提高生物考试成绩
思维导图,呈现放射性思考,将大脑思维流程可视化。任何事物均可为思考中心,向外延伸无数关节点,形成错综复杂的思维网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串联零乱知识点,形成清晰知识网络,使学习更轻松,考试应对更从容。
6.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做笔记、课后复习和课堂讨论等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了确保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教师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强调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发生。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思维导图的最佳效果,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和高中生物教学的不断发展。
7.参考文献
[1]马强.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 2022(28):87-89.
[2]丁云云,汪保华.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价值[J].中学课程资源, 2019(11):3.
[3]刘荣.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8):54-56.
作者简介:陈瑞萌 1991.1.5 男 山东省东阿县 汉族 本科 二级教师 东阿县第一中学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第二作者 于腾 东阿县第一中学 专业方向: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