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肖庆红

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343000

摘要: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目前自主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普及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对知识进行挖掘以及理解,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创造性,这也是与传统教育差别最明显的地方。本文首先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价值给予充分认可,以此为基础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6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宗旨很多教学方式都要发生改变,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从以往的教学中也不难看到比起“强迫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呈现的效果更好,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掌握程度明显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了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要依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善于总结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慢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运用课堂导入,唤起学习热情

对于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而言,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的妙处,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利用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创设问题情境,以悬念开启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动机。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还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持续投入历史学习、养成辩证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

譬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依据课本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细节。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纪录片片段,以视觉刺激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顺势创设问题情境。丝绸之路的开通经历了不少波折,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相信同学们都有了不少收获。有谁知道张骞通西域一共尝试了几次?为什么他不辞辛苦,一定要完成使命?”学生在寻找答案时,发现张骞通西域并非一帆风顺,中途甚至被匈奴扣留十多年,尝尽了苦头。然而,张骞这种有胆有识、报效国家的壮举,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段历史而爱上历史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授课时着重讲解历史片段或者历史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树立历史相关知识点,知识点的梳理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网络知识梳理历史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帮助学生认知,增强学生记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圆明园的残骸,从图片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分析时间、背景和影响,教师询问学生看到圆明园残骸时的感受,让他们真真切切了解“落后就要挨打”,树立民族集体意识。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听到不合理的理解和表述时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不断思考。

三、分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分组合作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也颇为重要。学生独自学习,有时难以发现自身的局限,也很难完全激发学习潜力。若是几个人一起学习,不仅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与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历史学习中的分组合作环节,将时间和空间更多地交到学生们手上,让他们在没有教师在场的讨论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对于小组划分,教师既要考虑学生们的意愿,又要注意合理搭配,力求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譬如,在九年级上册的《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请梳理西欧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所产生的转变,并思考产生这些转变的原因。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将小组成员的探索成果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里,教师既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又要及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学生在该课中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还可以为下一课《文艺复兴运动》的学习提供参考。当教师在讲授文艺复兴运动时,可以启发学生们继续合作探究:西欧社会的变革,对文艺复兴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了西欧政治经济的转型呢?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将历史知识内化于心,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灌输历史理论要好得多。

四、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发挥以及讨论的空间与机会。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首先就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机会,进行讨论,积极探索,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才可以拥有创新开拓的精神,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当然在初中历史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也要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以及其他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权利与机会。学校经过协商后可专门设置一些多媒体学习教室,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结合自身爱好以及掌握的知识与经验,自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内容,对学习过程进行自主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五、注重自主学习的指导

1、阅读指导。初中历史学科典型特征在于支持覆盖量非常大,古今中外贯穿其中,学习初中历史要有最起码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选择经典的地图以及史料进行阅读,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最合适的阅读方式。在教材里面都有难点以及知识重点,教师要提前将其进行转化,以问题的方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才会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对于那些很难把握的历史规律以及相关理论,教师可以提前对其进行总结,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逐渐拥有发散性思维,最终找到最合理的答案。

2、探究指导。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之外,最关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勇敢发表个人见解,同时让学生自由挖掘历史课本中隐藏的各种线索,学生通过个人阅读提出问题,然后与其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并找到问题最合理的解决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以及思考的好习惯,集思广益,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发现问题,通过自己领悟以及自己解决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将对历史学习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也会勇于回答问题,完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使用全新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将更多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力,将学生自身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更好发挥,在此基础上实现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江明东.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17):157-158.

[2]王琛.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34):47-48.

[3]吴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发展,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