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固定资产具有多种作用,包含推动教育教学进步、满足教育市场需求等,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为高校的办公、教学、科研活动等提供保障。因此,高校必须要找到可以对固定资产实现有效精细化管理的路径,确保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物质资源不受到影响,使固定资产管理环节更富准确性、真实性、可行性。
一、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我国大部分高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企业在资本管理方面较为混乱。比如,日常生活用品桌子椅子等都属于固定资产,但由于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各个管理部门间没有做到及时协调沟通,导致资产管理常常出现错误、混乱。
其次,高校中涉及到资产管理工作的员工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部分高校仅仅对教学设备等加以注重,认为资本管理无关紧要,导致相关员工缺失基本的良好管理理念与端正的工作态度[1]。
最后,高校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的诸多服务需求。在日常管理中,系统的功能是储存、请求历史相关的信息,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造成了资源空间上的极大浪费。
二、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资产管理的认识,创设完善的管理体制
新时期下,高校必须引起对资本资产管理的重视。通过强化资产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借鉴有关资产管理的文件标准等手段,对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实现大学资产的合理组织。其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高校应创设统一的领导部门和个人责任机制,建设出一个组织管理能力较为突出的资产管理队伍。领导者应当在关键时刻就资产管理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在综合管理下,明确资产管理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清楚所有员工的权限和职责,对高校整个资产管理的情况实现及时跟踪监控。除此之外,资产管理部门要结合资产的不同类型和细节对资产作出各种分类,划分好个人和管理部门整体的责任,以便加强员工对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二)合理设定计划流程,确保购买阶段实现精细化管理
若需要购买有关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设备,必须要按照流程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备,并说明购买的原因。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对资金作出预算和判断,并作出是否应立即批准的决定。在购买过程中,采购员应当结合本校资金预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将购买的设备的成本和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记录。
(三)改善管理技术,确保日常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
资本管理在高校中一直以来都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工作,因此管理技术的改善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高校可以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创设一系列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可以准确统计记录本校的固定资产数据,在统计结束后,对外开放公布资产数量。另外,创设的系统必须还要对设备的基本情况比如用户使用情况、制造时间、设备数量等进行记录,提高管理的准确性、真实性,避免不必要的隐患。
(四)划清业务流程,确保购置阶段实现精细化管理
高校的资本配置所分配的部门较多,重新规划完善部门对应的业务流程可以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供保障,包含规划资金预算、审批、演示等多个方面。
1.配置计划:在购买前使用部门应向资产管理部门提交请示文件,制定资产管理计划和购买计划的目标。
2.初步调查:资产管理部门要对本校的现有资产、存货情况、购买以及使用设备的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统计现有的使用或暂未使用的设备,为那些暂未使用的设备单独创建一个清晰的管理信息文档,以便查找未使用设备的数量和使用情况,及时作出批准决定。
3.有偿预算批准: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要结合学校发展的情况,概括出预算和资产等基本信息内容,以便在规划好的预算资产下进行拨款付款。
4.采购批准:有关采购部门要对供应商提出的价格和质量有一个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再通过招标来确定提案,并最终确定好资产管理与所签订的合同的内容是否相吻合。
(五)把关责任体系,确保调拨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若要对高校的资产管理方案作出改变,固定资产的类型和数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资产收集过程中,注册工作都是在资产、用户和责任确定的基础上完成的,资产管理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同时,所有员工要对管理模式和整个管理过程以及环节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在每个学期末,对高校资产和资产记录要及时进行检验审查[3]。
(六)严格落实审计监管,确保处理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若高校不再准备使用有关教学设备,则必须将其所有的记录进行删除。对于可以折旧的资产,有关部门要结合现有设备的类型、数量、购买缘由以及日期价格等做成报告并转交给专家,专家在进行审核评定后再对可折旧资产进行处理。对于可维修的设备,要由专家来对设备进行维修,同时控制好维修成本、记录好维修日期。对于不可维修的设备,有关部门要提交到资产所有者处并获得相应批准,以便及时进行转移处理。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资产,要转交给对应的资产负责人,在获得批准后结合实际进行转售或转让。
(七)强化资产管理团队建设,确保员工素养的精细化管理
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的根本。高校资产管理的团队建设与管理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应建设培养一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他们对于高校管理知识和先进管理思想的认识理解,确保资产管理队伍中的所有人可以适应先进的管理发展水平。
结语: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人员责任不断在发生变化。所以,结合高校发展的趋势,管理人员要从根本上根据本校的管理标准,完善管理体制,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成效,进而为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经济效益、管理人员素养的加强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魏细耀.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策略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28):7-8.
[2]张琳英.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29):189+191.
[3]张雄英.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市场研究,2018(0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