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肺癌是导致男性癌症死亡首要原因,与此同时,也是女性因癌症死亡在乳腺癌的第二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在2012年全球新发肺癌达到180万例,其中因肺癌死亡的例数便超过了160万,非小细胞肺癌便占据肺癌一半以上,而且在发现时,都处于晚期。在国内外,肺癌骨转移诊疗指南被认为是全身显像是骨转移首选筛查方法。在人体内,肿瘤标志物中有明确的诊断、分型恶性肿瘤,在制定相关方案、效果以及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来我院医治200例NSCLC骨转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全身骨显像诊断,研究组选用全身骨显像与肿瘤标志联合,查看诊断效果。其中患者的年龄在30~80岁,平均年龄在4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1]。
1.2方法
对照组选用全身骨显像。研究组选用全身骨显像结合肿瘤标志,仪器选用上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配置上选用低能高分辨率。根据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至少需要达到以下条件:(1)临床病例诊断为肺癌,在骨病诊断书中,根据病理活检为肺癌转移。(2)病理中应明确诊断中有肺癌,而且在骨转移影像中,多发异常放射行浓聚灶,根据复查病灶情况来扩大与增多数目[2]。
1.3评判标准
选用的临床标准制定的诊断价值,在本次分析中,一共将诊断评分分为了3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严重程度、应用状态、年龄评分当年龄大于70岁,则表明应加一分,如果总评分>3分,那患者将会存在误诊风险,需给予治疗支持。当总评分<3分,则表明患者不存在误诊风险[3]。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运用的软件为SPSS18.0软件包,对其展开统计分析。技术资料应选用x2检验,相比计量资料可以选用单因素差来分析,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NSCLC骨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表1分析NSCLC骨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3.讨论
诊断患有NSCLC骨转移患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营养不良,加之手术反应、术后化疗等,会进一步促使毒副作用的加重,使得患者营养缺乏,进而导致恶性循环。如果患者长久的肿瘤负荷会抑制免疫功能进而导致肿瘤的复发,缩小了患者治疗的时间,所以,术后化疗期间应充分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早在2003年欧洲肠外场内营养学家便提出了NRS2002评分系统,将其作为营养筛查工具开始运用[4]。它可以有效反应出患者在住院期间真实的营养情况,从而预测存在怎样的营养风险,之后被国内许多学者所认同。根据相关医学报道可以了解到,此方法较为适合住院患者,其概率高达95%,可作为临床推荐使用。
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肿瘤便是肺癌,当患者得此疾病之后,便会发生骨转移现象,其中涉及到患者脊柱累、肋骨以及骨盆。当患者发生骨转移之后,自身癌细胞便会代谢的非常快,而且血液循环速度也非常旺盛,这会表现出许多放射性凝聚状况。如果患者发生癌细胞病变,患者细胞内部也会产生受损与破裂的现象。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可从免疫电镜中观察发现,当患者的细胞膜与胞浆结构中,能看到细菌真正的分布现象。选用全身骨显像与肿瘤标志物联合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应从志愿者的风险管理和研究护士团队建设两个方面来提升骨转移的治疗能力,就志愿者的风险管理而言,要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由经验丰富、抢救技能过硬的专职护士负责其日常工作,并落实实验室的24h值班制度。就诊断肿瘤的支持团队的建设而言,应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内的诊断骨移植资源,组成药物临床试验队伍,并通过专项的培训、考核等措施,提升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从而确保及时诊断中NSCLC骨转移,确保得到真实有效保障[5]。
综上所述,检测肿瘤骨转移中,全身骨显像对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拥有较高的诊断功能,可视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一种筛查方法,拥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采取WBS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对比单项检测更能提升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实际检出率,在临床中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然而,运用SPECT/CT结合,可以提升的诊断几率。针对肺癌骨转移患者来讲,临床中选用肿标+骨显像,可以取得更为精准的诊断,使得临床医师更加的精准,可以对肺癌患者采用分期的方式治疗,提高患者康复率。
参考文献
[1]成浩,冯纲.~(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与生物标志物水平检测鉴别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10):1251-1253+1258.
[2]李江城,黄淏,髙曦,董丽华.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对单发骨转移瘤诊断效能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05):563-565.
[3]马成军,吕景丽,张金风.SPECT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9):152-154.
[4]黄丽群,谢龙,张冠杰,查金顺.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2):26-27.
[5]施宏萍.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J].智慧健康,2019,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