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主要是指以视频为核心载体,以学科疑点、考点、重点以及难点为内容,涉及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实践活动以及学习任务等方面,且具有情景化、多学习方式特点的在线课程资源。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课程形式而言,微课具有主体明确、突出性强以及完整性的特点,同时,其蕴含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还能用于渲染课堂氛围。将之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之中,能够有效降低物理知识内容的枯燥性,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色彩”,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
一、利用微课强化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微课教学方式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性课堂教学工具,物理知识是一种体系化的网状结构,其包含各种重难点知识。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发现,大量的考点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相对复杂,并独立与其他知识点之外,这样的学习过程相比于其他学科具备特有的特点,鉴于此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网络,并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之下领悟重点知识,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巧用微课,导入新课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可以很好地将有关物理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并以更形象生动、富有趣味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常用的“语言式导入”和“实验演示导入”这两种导入形式,微课能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有效改变以往课堂导入形式的单一性和重复性,非常有利于教师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特别是在教学生学习一些与物理实验相关的知识时,会因为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在课堂上还原书中的教学实验,就会导致学生很难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集影、音、视、听为一体的微课视频,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实验步骤以及相关实验原理百分百的展示出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简化原有难度较大、抽象性较强的物理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微课+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先确定一个符合初中学生猎奇心理的离奇故事———两百多年前一个发生在鄂洛多克小站的悬疑案件。之后,通过上网查询和搜索找到与之相关的电影并截取其中片段,配上声音旁白制作成微课视频用于课堂导入,便可以很好地解决案件文字描述过长,叙述过程太久从而导致学生耐心耗尽的问题,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
(二)利用微课,化解难点
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省事常常固守陈规地去使用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讲解和传授知识时无一例外都是照本宣科和板书列举。虽然其中肯定加入了教师深刻的个人见解,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显然不可能在这种过于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下,将一些深奥复杂的物理知识一次性完全的进行理解和消化吸收,如果这种情况长久得不到改善,那么这些重点和难点便会一直困扰和阻碍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畏难情绪,并产生对其学习影响极度不好的厌学心理。
例如,在教学生《大气压强》这部分知识时,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只能做到了解课本上的名词解释,以及看懂一些解释大气压强的平面化构图,根本不能对大气压强这部分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再加上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枯燥无聊的口头讲解,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没有耐心,进而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再也不想深入去理解这部分知识。鉴于这种情况,初中物理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去打破,如借助微课视频中的动态图形变化,选择使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去帮助学生立体化地了解这部分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中动画运动的方向和轨迹,去进一步领悟所谓的大气压强,思考这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又会有怎样的联系,从而有效实现化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深入研究这一教学目的。
(三)借助微课,优化实验
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在物理实验课上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让物理实验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最重要的是微课教学可以很好地缓解传统物理实验课课时少,任务多,以及“大班额与小器材”的问题和矛盾,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力求给予学生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从而更好地保证其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先选择传统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先明确实验的原理以及一些相关物理知识的概念;然后在借助微课视频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所需要用到的仪器以及这些实验仪器的连接方法。在学生都能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在放出提前录制好的另一个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和关键步骤的微课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期间可以适当地暂停并对其关键点进行讲解,并在学生对视频内容提出疑问时及时进行解答。最后,在针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中讨论和总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具有生动、短小精炼以及环节内容丰富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实现考点、重点等内容的突出性讲授,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此,在落实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强化对基础流程的把控,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预习微课与课堂微课,用以实现微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物理教学活动趣味性、系统性以及集中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蒯超林.微课助力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出新出彩[J].读与写,2021,18(2):194.
[2]徐珊珊.利用微课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1(12):55-56.
[3]朱春耀.微课构建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21(1):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