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闭晓冬

广西玉林财经学校,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 由于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普通高中不得已需要进行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进而导致毕业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用人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未来的发展形势不明朗。为了更好的契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开始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方向。“1+X”和证书考试体系的试点试运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道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都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符合,不断的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目标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当下的改革趋势是由基础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实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中职;会计;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基金资助:本文为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名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XZZJG2020B153
文章地址:

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关键的一环。中等职业学校主要面向的是企业需求的匹配,为保证有效发展地方经济而发展建立的,不断的培育出合格、优秀、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进而转化为高素质综合性劳动者。在该区域,伴随着普通高中的持续扩招,生源总体数量由“十三五”刚开始和普通高中学生数量的基本持平,慢慢减少到目前的3成到4成之间。生源数量的总量和质量出现明显的下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不容客观。而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的生源数量和质量下滑的明显趋势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基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招生数量的下滑,就会导致学生基础质量随之下降,而在一线授课的老师可以明显的觉察到学生不喜欢学生,老师教育难度提高;然后第二个方面就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难以保障。由于学生基础普遍性不高,加上中职学校授课方向主要以培养目标合格性为主导体系,一般我们所说的校企合作也只是区区为企业提供可用毕业生,用人单位需要提供一定的赞助环节。继而导致毕业生质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所需的能力,就业难度持续提升。另外导致企业招人过程里非常不顺利,无法找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现在这种现象就是中职学校未来发展必须面临的实际性问题。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综合因素下,中职学校要学会破局,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满足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优秀合格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成为现阶段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家的十九大精神文明,结合全国教育座谈大会的指导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时代改革的精彩论述,如何更加全面的推动新时代职业教学优化改革方向,国务院在2019年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次正式提出了“1+X',证书考核制度并整合出学历证书加以职业技能等级分级证书制度的试运行方案。国家对于职业教学的关注,让我国所有职业教学重新焕发光彩,尤其是中等职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到来,让政策落地实施之后可以帮助中职学校改变当前的窘境。

一、什么是,"1+X',证书制度

"1十X',证书考核制度中的“1”说的是学历证书,可以代表着学校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X',为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明证书。在学校课程的教育中,职业技术等级老师是为学生职业技能的直接体现,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学生个体的综合能力素养和表现。

目前职业学校推动的证书制度和体系与“1+X”证书制度相比较,区别于本质上不再是技能证书数量的简单堆叠,而是完整职业技能证书的全面升级,逐渐代替以往职业资格证的历史。"1+X'’中“X'’属于不可未知的变量,是学生需要实际岗位职业技能的不同等级证明。比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说,"X“除去会计基本技能等级证书代替之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包含了会计行业专业岗位的技能所需,计算机等级证书和普通话证书等等。

二、 中职会计专业当前教学现状

1. 人才培养目标滞后

目前教学课程培训标准的制定主要还是参考之前传统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未能有效的加入社会实际需要的创新技术、新思想、新方式、新方法,没有根据新的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尤其是会计专业资格类考试的内容和目标。在很多学生参加企业工作之后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是目前会计学员主要的问题,目前的教学体系和思路无法满足日益改变的会计职业需求,这还需要企业和学校一同努力改进。

2. 教学内容陈旧

会计专业在中职教学体系中存在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的现象,在本专业的教学思路、教学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素材都是使用的历史修订章节,而素材的制定使用不是依照现代化企业经营、实际工作、管理需求进行修订,更是缺少参考会计职业专业资格证书等级考试的纲要,素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和频率无法和国家相关制度同步进行,产生日益严重的堆积。这就会影响会计教学的实际过程里,学生无法及时的更新国家财务制度的变更和未来动向。

3. 评价体系落后

基于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所使用的的教学纲领、教学网络体系都没有纳入会计职业技术岗位要求作为会计学生的毕业条件之一。而财政部门使用的会计职业等级体系中的相关考试内容为初级、中级会计资格证书考试,经济法,会计实务等科目。考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营造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公正的会计人才技能资格考试,完善出一套可以使用的选拔培养体系,督促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学习和提升。但是该考核的另一面只能单纯的应对应试教育,不能有效的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训教育,整个考核系统存在片面性,缺少完整性,而职业资格等级考试中知识考核内容单一、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有效的检验考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缺乏实操能力。三、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一)为专业改革指明方向

"1+X',证书考核制度的执行对会计专业中职教学是一种及时的改革的优化。同时立足于学校、老师、学生、企业、专家、学者、员工的角度,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多方向的全面角色协同作业,打造多元化教学思维体系,进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而针对学校培育人才的侧重面需要在学历教育逐渐转向于实用型、专业性、技能型的人才。在对专业综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建立中,要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反馈体系,做好全方位的协同工作,不断深入完善优化校企深层次机制,深化改革,更加实用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二)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随着社会竞争白热化愈演愈烈,会计专业迟早会成为过剩专业,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会逐渐处于就业弱势一方。在国家执行“1+X'’证书制度之后,原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在历史上小时,取代它的将是会计职业技能证书。学校利用正确的引导等级证书的作用,持续的鼓励和加强学生进行证书的考核之外,也需要帮助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尽快落地,并且按照市场实际需求同时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其他有益证书,进而帮助学生在就业时提升自我竞争力,拓展就业范围和渠道。

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的优化和改革主要是为了培育出更加适合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尤其注重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学校教学过程里,需要参考企业实际的需求,企业需要何种技能的人才,学校就需要加强对应方向的人才培育。目前的学校改革方向开始按照以往传统的知识教学开始向个人能力的提高转变。

(一)根据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培育具备优秀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人才,并且可以有效掌握会计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兼备会计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培养出主动性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的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高素质型人才,保证给企业会计的正确合理性,与时俱进。而现在执行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根据现有的知识点来打造的。为了有效的实现人才培育的结果可以和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学校需要持续的联合单位、会计协会等社会知识力量,聘请专业的会计专家,企业高级人才和行业专家建成的“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打造会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的体系中需要设定独立的岗位需求,需要做好学以致用,加强学历证书、职业等级证明、实际操作能力相贯通,培养出具备现代化、技能化、专业化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依照培养目标,改变教学内容

"1+X',证书考核制度执行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出适合于岗位需求的专业性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是需要符合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一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都属于综合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生对于职业证书等级考试中的"X'’和对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之外,还需要包括计算机二级以上等级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书,以及各类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技能等级证书。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还是需要契合实际企业岗位中的需要,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选择上要做好同步。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会计教学专业需要制定标准化制度,进行营造精准化教学思维。课程设置上可以包括理论基础实操和职业技能等级2个模块,还需要包含会计基础知识储备和会计技能的实操教学。整体教学体系的设置需要由会计专业专家、会计骨干教学领导者、企业高级别会计人才组成,按照人才培养的理念把以往传统会计教学的优秀部分继续发挥下去,再有机的结合会计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考试需要的知识基础和会计实务要求,进行教材的编写和完善,再根据企业会计实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珠算、企业工作实训等课程。

(三)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本质就是有效的向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保证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技能人才团队。企业是检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后的重要载体,企业实际需求和岗位职能需求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把控。所以学校要摒弃以自我为意识中心,要不断的契合社会,洞察企业需求,深化改革,产研一体,打造学校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深度合作的模式,把生产型企业转变为学习实践工厂。由于目前国际多元化,现代化道路加快,会计知识和内容更新迭代非常迅速,以往的陈旧内容需要加速淘汰和完善,对于学生教学而言,传统以往的教学会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的时代需求。学校要尽快的做到“走出去,请进来”,把学校优秀的会计老师到企业中学习,全面的了解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差异所在,熟悉了解企业会计的管理流程,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学生实践工作中来,与此同时学校需要邀请企业领导和会计管理人员来学院担任实训讲师,指引学生如何正确的转换学和用的思维,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账务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掌握最新最全面的财务知识,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技能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四)加深校企合作,完善评价体系

以往的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就是根据学校毕业考核之后合法颁发的职业证书,并且企业在招收学生实际工作之后,发现毕业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我们都知道,在企业中会计基础类工作或者类似的工作岗位,中职毕业生可以完全胜任,但是更多的企业领导者逐渐的把招生范围转移到高职上去,这一举动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职学校无法培养出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的学生,在大部分学生就职以后,企业仍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投入帮助学生成长。对于学校来说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学校在教学范围上要做到开源。以往的传统学校教学思维上,学生的最终评价都是由老师来做,不论最后的学历证明和技能等级证书都无法直接有效的展现出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需要结合政府会计部门制定相关的体系,学校、企业和管理部门需要共同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和体系,兼顾到社会企业实际的评价要求,把传统的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全程参与。

“1+X”,证书制度的试点只是起步,对会计专业而言,在教学改革中应该不断探索,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拓展“X'’的范围,让学生学有所用,努力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子.关于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思路分析[J].纳税. 2020(02)

[2]陈佳,李莹.新型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构建[J].营销界.2019(48)

[3]惠鋆镭.探究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J].中外企业家. 2020(11)

[4]杜献忠.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才智. 2020(04)

[5]鄢敬虎.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 2020(14)

[6]“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初探[J]. 王小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6)

[7]“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元素挖掘[J]. 贾兴飞,徐奕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9)

[8]基于“课证赛融合”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改研究[J]. 陈莉崟.  财会学习. 2016(23)

[9]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J]. 李慧敏,胡珊珊.  职教论坛. 2013(26)

[10]“中级财务会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J]. 孙卓,杨莲芬,倪晓觎.  商业会计. 2019(01)

[11]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 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  会计研究. 2015(02)

[12]加强管理会计能力框架研究 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召开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专家研讨会综述[J]. 张成栋.  中国总会计师. 2014(07)

[13]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 何玉润,李晓慧.  会计研究. 2013(04)

[14]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 杨政,殷俊明,宋雅琴.  会计研究. 2012(01)

作者简介:闭晓冬(1985-11),女,籍贯:广西横县,职称: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会计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