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探究

徐春山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341100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高中物理由于其抽象性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性,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不感兴趣以至于其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低效率的特点。基于此背景,各个高中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期望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
DOI:10.12721/ccn.2021.1571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高中物理的知识容量更大,且理论性更强,也就是更具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更强,对于学生来说压力非常大。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这样的新要求,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接人实现物理学科育人的目标。

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从新课改的要求看,高中物理学习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教学要求,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强且抽象,对于学生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高中生实际和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改变单一的知识讲授法,通过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1、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高中阶段的物理因为其

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兴趣度下降,这会限制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从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看,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而情境教学法就能够符合这样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创设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和感受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与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强调知识的学以致用也是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很多问题就是学生生活中感受的现象。联系生活会给学生“熟悉中的陌生感”,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也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是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敢于放权给学生。教师要结合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中不断深化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化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是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第一步。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之后,在思考问题时就会采取科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在讲授动能定理时,设置一道关于两个木块叠在一起运动的问题,可以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整体法需要学生有整体思想,通过将物理模型简化,列出动能定理表达式进行解答;而隔离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抽象能力,需要学生将两个物体相互分割开来进行研究。

三、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学生几乎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听取讲解内容。这就使得高中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学习物理的效率。在新课改理念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而教师起引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需要注意加强高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营造良好轻松课堂氛围的同时,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贯穿整个教材知识,结合高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教学器材对课本中所提到的实验进行演示,同时在演示过程中稍加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同学与教师一同演示实验过程,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实验在实践过程中理解了物理学科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

四、以情感策略为主线,强化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死板关系,在课堂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首先,教师需要注意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引入故事,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知识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了,因此教师授课不宜过分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灵活变通,采取多种方式将枯燥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比如,教师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章节时,想要提高课堂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比萨斜塔的背景故事生动形象地讲授出来,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听故事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看法,最后通过物理学科的教学,学生自己就可以解答听故事过程中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又强化了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五、改进评价机制,促进全面成长

教学评价是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评价,教师不仅能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状况,还能够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做出总结与反思,使高中物理教学不断优化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不应该是单一的以学生做题状况或者是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指标,而是要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全面评价学生,既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教师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来面向学生,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善于观察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肯定和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心。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常规的教师评价之外,还有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有力工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对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视,然后充分结合实验内容做好各项教学措施的应用,提高课堂活跃度。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控制,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并争取构建成熟的教育体系,带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璟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0(9):135-136.

[2]田振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探析[J].学周刊,2020(4):26.

[3]安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1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