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王义梅

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473132

摘要: 基于双减政策下,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育和教学中。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质,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数学课堂更具弹性,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理论和实际的生活中去。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出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状况,并就如何促进两者的深入结合,以期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与实践
DOI:10.12721/ccn.2023.1571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能力等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数学师资队伍日趋年轻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已为教育界和教育界所普遍接受,也是一个需要更多教师深人探索、思考与实践的过程。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对教学方式的充实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一直被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所制约,导致其教育效果不佳、教学水平低。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下降。随着对这一现状的不断加深,广大的教育者开始加大对新教学模式的研究。面对信息化社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许多老师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可以说,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在信息化的驱动下必然会被充实和优化。

(二)顺应当代教育潮流

由于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条件的改变,使现代教育与常规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的教育方式下,小学的数学教育应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方法,以微课、 VR技术、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为依托,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把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在小学数学中,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新时期的教育与教学发展的潮流。

(三)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信息化的驱动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老师往往会根据现有的教学实践和习惯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新的教育活动得以进行。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渗入,因此,学习活动也要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在信息化和数学教育的持续结合下,师生的能力和质量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持续渗入而得以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教育理念的改变

在信息时代,数学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工作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网上和线下的混合式、微型式的、翻转式的、或采用的是虚拟的技术,都需要老师们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和实践中的运用。未来的数学教育能力不仅要体现在对现代教育方法的应用上,而且要在教学观念和观念上有所反映。在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方法和方法上,还体现在教育观念和观念上的变革,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观念,要主动地进行改革,树立与现代教育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在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形式的同时,老师还应当通过网络、QQ群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成绩实时地与父母共享,让父母们了解自己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与父母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在自己的爱好指导下进行实验,并且在不断地进行实验和实验。其次,在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性格,拓宽数学的教学内涵。在对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包括对所学到的知识、技巧等方面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逐步适应自身的教学方式,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规律和经验。在老师的指导和制约下,在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三)创造一个好的气氛

在小学的数学课上,一个好的气氛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专心、认真地学习。与信息技术的特性相融合,可以建构情景式的课堂,也可以以问题链式的方式进行授课,甚至以影像等导学方式,以趣味导学。运用计算机技术,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等,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体性,使其在课堂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为此,我们应该把信息化教学相融合,丰富课堂,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

比如,在“垂直与平行”的课程中,小学数学老师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引导人,营造一种能让孩子感觉、想的情景。在信息技术影片中,一只剪子渐渐展开,并向两侧伸展,构成两条交叉的线条;两道陨石在空中一闪而过,然后汇聚。广告牌上的红线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红十字医院的标志,然后交叉在一起。所以,以上所显示的视频中,哪个是交叉的,哪个是平行的?通过教学录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思维和探索,从而使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认识更为稳固。所以,运用信息化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科学化、高效的方法,在数学教师中应该注重运用和练习。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内涵,并对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优越性进行检验。让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合理的图文设计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气,让学生在气氛的制约下进行深入的探究。信息技术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使学生学习到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数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南昌,罗毛羽.“脚手架”如何变成了“绊脚石”:小学数学中的图示障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 ,42(7):114-121.

[2]董国富,邹宗宁.彰显科技活力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J].中国

新通信,2021 ,23(11) :208-209.

[3]韩蓉.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新通信, 2021,23

(9):211-212.

[4]陆剑锋.浅析信息技术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