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徐宇华

宁波市高塘小学,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微视频的使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微视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
关键词: 微视频;小学;信息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17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小学阶段的信息素养是以获取、处理、加工等相关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认知过程,它包括对各种媒体的认识与利用,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的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这些媒介的应用来实现意义的建构。因此,本文将从微视频的特点入手,结合小学学科教材,分析当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小学信息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中的应用背景

微视频是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形式,它是以微型视频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如何利用微视频辅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而许多学校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了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信息技术老师还不能很好地将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谓的“微视频教学”,是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主导,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信息所吸引,导致他们的思维受到局限,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微视频来辅助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将重要和困难的知识点放入其中,这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特点

1、微视频的趣味性。

微视频不但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同时融入,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同时将有趣的知识展现到学生眼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微视频来给学生进行教学,通常要比教师单纯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2.微视频的时长精短。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散,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微视频的播放时间不宜过长,节奏不能过快,教师在通过微视频进行相关内容和观点的陈述时,要循序渐进,适当缓慢,避免跳跃式,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

3. 微视频的内容科学、严谨、精炼。

微视频只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内容,不能依赖微视频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所以在制作微视频时,要专注“重、难点”的解决,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浪费课堂时间,所以要有取舍、要有选择的进行录制。

只有高质量的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展示,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在向学生讲述了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往往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从而减弱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借助微视频等形式,往往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因为信息技术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如果老师一味地口述讲授,只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如教学键盘指法“连击”时,如果通过讲解的方法,告诉学生“连击”就是该手指连续完成相应的击键后,才回到基本键。如此抽象的语言概念,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但若换为一个小视频,教师通过录制手指在键盘上的操作,直观清晰地进行指导,无需过多的言语解释。学生按照视频的演示进行模仿,就能完成“连击”的操作。

三、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充分利用“微视频"这一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呢?

1.课堂内容预习和导入阶段,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新课的知识点制作微视频,设计出新颖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引入新的课程。

2. 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展示阶段,教师对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做出点拨,对具体的操作进行演示和录制,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时反复观看微视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

3.课后复习阶段,改变原来固有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视频创新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可以录制相关微视频,上传到教学空间,学生对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后,通过空间平台进行交流,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开放性,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促进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微视频的发展前景广阔,它在小学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让其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最后,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其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马荣.试论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1(39):168-169.

[2]张志佳.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94):135.

[3]张珍.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4):18.

[4]曾燕飞.浅谈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3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