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生本课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特点
(一)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本课堂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基本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生本课堂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自主性。以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为历史生本课堂开展的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打破传统的管理、领导关系。初中历史教师适当转换角色,在生本课堂下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并且,随着历史课程的深入推进,逐步成长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秉承着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理念,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师生历史课堂关系。
(二)以学定教的教学特点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是构建生本课堂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最为突出的特点。通俗来说,就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不再以教学规定的教学进度为主。而是通过学生历史学习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注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之间的共鸣,避免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冲突。并且,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导的课堂地位。初中历史教师在生本课堂中,明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问题,保证生本教学课堂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环境特点。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及时预测学生的历史知识需求。调整生本课堂的历史教学方案,保证自身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考模式的一致性。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基本要求就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思考、提问的时间。
(三)明确学生差异明确学生差异,是构建生本课堂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核心特点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思维模式已经形成较大的差异。因此,生本历史课堂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协调性。一方面,初中历史生本课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以历史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程评价机制,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培养学生自身的历史学习优势[1]。另一方面,教师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在生本历史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感。教师通过历史生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特点与闪光点。保证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中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创造无限的学习价值。
二、构建生本课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一)立足于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育学生的基本技能,优化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传统历史课上,学生一般都会有一种枯燥乏味的意识,教师通常接受一种嫁接教学方法。即使某些教师直接在计划内阅读教科书,不与学生互动也达不到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目的。在未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教师要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表达方面进行学习研究。例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里,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历史主题,组织学生实践研究探讨活动,激励学生自主收集历史资料,展开分析不同的历史事件,辨析有差异的历史解释,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总结,形成具有核心素养的历史解释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有必要发展学生独特的历史认识,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有机会独立呈现历史,历史学科不仅需要在教科书中了解学生的记忆,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各个方面的探究,借鉴各种历史价值观[2]。学生是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注重核心技能,转变教学理念
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教师在历史课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必须使学生处于平等的层面,这将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理念,教师不应把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成就的唯一衡量标准,而应着重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自学、创新、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其次,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将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贯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学习基础,是不断提高的学习能力;对教师来说,是时刻关注学术研究,传递输出的教学技能。目前,在许多地方还是以教师讲,学生不断记录为主,教师无休止地讲解,占用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学生在枯燥的教学内容中接受知识,效率下降,慢慢地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因此整个教室的学习氛围较差。在核心素养方面,这种基于口头和灌输的学习模式得到彻底改变[3]。在初中教学的历史模型为“1+3”,教师不应该把重点放到自己讲上,应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讨论,老师待命以提供适当的指导,把握总体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问题和概括情况。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工作,使教师可以专注于整体教学,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注重方法和策略的变革,会让学生能够感知历史学习的意义。同时,教师交给学生一把历史学习的“金钥匙”,会让其在主动探索、主动尝试中理解历史学习的精髓,会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主动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步基于自身对学生的了解,践行有效的策略,运用科学化的方法,让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探索和回顾,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的优点。也会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会让历史教学与时代发展需求融合,让学生能够形成思维素养。
参考文献:
[1]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21(03):158.
[2]郑志良.浅谈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以“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34-235.
[3]张书敏.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