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愈发重视,国家层面不断推出新举措。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和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各学校秉持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原则进行课改。以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教育教学科研进行改革探索,获得了诸多有益尝试。国家要求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需要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也肩负了诸多的责任,其不仅要求学生在其中温顾物理知识,还需要能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实践探究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物理实验由于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度参与,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帮助。基于此。深入探究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高中阶段学生的目标聚焦于高考,因此学生普遍感到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对于教师而言,也会将更多精力置于学生的备考当中,为学生尽可能多的讲授课本知识或布置较多的习题作业。虽然物理课程有一定的物理教学要求,其本意是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动手环节中来,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但是教师为了提高实验的效率,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往往只会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做实验,或者是看着教师操作实验仪器,在得到几个相关的测量参数之后实验就结束了。甚至有些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渐渐产生了负面理解,以为物理实验就是拼凑数据的过程,实验的过程也不严谨,最终带来的就是实验草率结束,既花费了时间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由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教师采用新媒体的手段来记录物理实验的过程,希望能够简化物理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即可获取知识。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但是这种方式毕竟是虚拟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从中获得真实的感觉。而且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到思维定式之中,不能实现和好的思维突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形式轻实际的问题,久而久之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实验的负面思维,最终使高中物理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素质教育下高中物理教学改进策略
3.1 转变高中物理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课堂学习的形式了解知识,强迫自己将知识点记忆进脑海,但是纵使学生愿意去记忆也很难将每一知识点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当学生想要进行复习的时候也仅能依靠残存的记忆进行,这就会导致学生一旦记错一个实验中的知识点或操作细节,都能够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的知识的学习。为了满足素质教育中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认知和观念。对于现在的情况不能够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物理教师,这是因为虽然教师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环节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有时不得不迫于授课压力不得不放弃较为科学合理的物理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有了多媒体及微课教师就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享给学生,学生依托微课就能够进行深度的复习。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促进学生能够将知识真正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条件。所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思想转变的关键环节在于转变社会对于教育的观念,我们需要能够逐步意识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提高,并非只是追求表面的结果,更多的是摒弃急于求成的现状,同时着眼未来,为学生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
3.2 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在观念转变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师生能够从实际出发,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扭转现状。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物理的知识点以抽象性著称,许多概念由于较为复杂往往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思考和转化。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教师往往会结合试验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这个过程等中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帮助。
例如在进行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能够在上课之前先进行材中的演示实验内容,邀请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及课堂上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乐趣,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的物理学科素养。
3.3 强化高中物理教学目的
在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一碗水端平的思想进行授课,但是这样并没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对于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了如指掌,其更需要学习的是背后的知识原理,而有的学生则对实验环节还存在较多的疑虑,没有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
教师要承认学生所说的有道理,明确告诉学生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文化知识在生活确实是没用的,因为在生活中,不会有人直接问你这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不会有人问你提一桶水上楼做了多少的有用功,机械效率是多少……但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所养成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至于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我们始终强调学以致用,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中更是如此。在素质教育的当下,我们的教学目的需要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比如,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比较精确地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的阻值?鼓励学生用多种实验方法进行测量。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日常的小发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其中。如自制电笔、自制秒摆、自制验电器、自制弹簧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论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的目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教师需要能够意识到唯有通过及时的观念转变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对高中物理教师团队的培养,同时更需要能够对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结果进行及时全面的反思,通过从本质上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强化高中物理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好基础,满足国家和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为学生的求学之路带来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25.
[2]朱玉荣.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9.
[3]孙建军.新课改下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科技资讯,2014,12(25):154.
[4]李湘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