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罗含亮

汨罗市第二中学,414400

摘要: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通过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维品质、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培养,核心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所需的综合素质。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理念能够引导学生不仅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4.1570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科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关键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丰富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作用分析

1. 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机会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并培养实验技能,如准确测量、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等。这些技能对于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甚至临床医学等领域至关重要。

2. 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通过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的探究,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探索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1]。他们将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逐渐形成科学思维的模式。

3. 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和具体的学习材料。比如,在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中,学生可以亲眼见证细胞的生命周期,深入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高中生物实验通常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相互协作、分享观点和信息,并共同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学习方法

在信息时代,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引入更多趣味性生物知识,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开展生物实验,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不同的实验类型,形成敢想敢做的意识,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比如,在“细胞的生活环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实验任务单,让学生自主预习,了解本节的知识点,了解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哪些特点;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通过任务单引导学生梳理本节知识点,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生物实验方法[2]

(二)搭建实验课程,保证适度的实验教学

生物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是高中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区别性,但同时,其与其他课程也具有合适的比例。因而,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对新教材的适应程度,学校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大教师间的沟通力度,依据课程的重要性,开展全面化的课程交流和探究,掌握和了解实验课时的结构特点。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举办各种培训活动,有教研组人员实时对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当教师确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时,切记不随意更改,若在教学中有实际的教学需要,在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强化生物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生物实验课上,讨论猜想和动手实验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课是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主要课堂,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开展实验,才能经历知识形成的历程,在观察总结概括的过程中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于心。高中生物教师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实验课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基于相应的实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细胞有变异的可能吗?有没有哪些细胞是不会死亡的?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这位同学很有创新精神,思维很超前,他在实验后,肯定深入思考了整个实验过程。下面我们将学习细胞的癌变,了解细胞变异的过程。”这样能够促使更多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知识,进行大胆创新,从而有效发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收集、整理实验材料,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论,这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3]

(四)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生物实验课上,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判断、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理性思维能让学生客观对待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操作,快速掌握实验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角度和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大胆猜测实验结果,学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

例如,在教学“酶的专一性探究”这一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本实验中可否将斐林试剂换成碘液,让学生开展“淀粉遇碘变蓝”的自主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实验方式,积极进行自主思考,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替换实验步骤、实验原材料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可能会产生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验证自己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例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的教学时,在基本实验操作完成后,教师可将甘油换成蔗糖溶液,让学生思考实验现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引导学生从质壁分离的角度思考结果,自主设计、完成实验。总之,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结合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分析、思考、探究的机会,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际实验的操作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出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应该得到更加重视和推广,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科学能力的培养[5]。

参考文献:

[1] 江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9):92-93.

[2] 孟玉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2(32):16-18.

[3] 田杰.核心素养下基于新教材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0):140-142.

[4] 宋丽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界,2022(15):41-43.

[5] 林佳.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9(5):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