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把握核心素养,推进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张果

汨罗市第二中学,414400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每个教育阶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以及未来在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建构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进程中,面临着“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改革”两大难题。以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推动高质量的教学,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基本素质,提高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实施“核心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高效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3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一节好的课堂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表现出了学业成果,而是表现出了他们在学业完成后对他们的能力和感情的培育,这些都是核心素质的含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已逐渐被教育界所关注,许多老师都试图将这一问题作为自己的切入点,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本文尝试性地探索了高中生物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1]

一、转变理念,突出主体

课堂互动是高中生物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高中生物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生物教师要想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我们应适时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地去探索新的知识。[2]

二、激发兴趣,培养思维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认知发展的共性与规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生物学教学。要想对学生的生物学思维进行培养,老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能按照老师的指导思想,去完成老师所制定的多项生物学习任务。[3]在兴趣化教学中,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他们都可以把生物问题、教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对生物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关于“基因”方面的课程,大家都清楚,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继承了爸爸妈妈优良的基因,真是出类拔萃啊!”从这种观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对于“遗传”与“基因”之间存在着某种认识。所以,我们在对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 DNA和 RNA在遗传中的作用进行阐释,从而让学生对遗传物质的理论有更好的了解。高中阶段学生在理解基因本质和遗传物质的同时,也要学习利用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基因的确与遗传物质有关,我们天生的某些特征,实际上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这是一次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了生命起于基因和 DNA,从而完成了生命理念的建构,使他们的生物思维水平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4]

三、问题探究,提升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师生之间进行频繁互动的过程,老师们往往会用问题来与学生展开沟通,让他们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一个好的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既可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一个好的探究问题应该是非常清晰、直观的,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到问题的探究方向,也能够与所要使用到的生物知识相联系,这样就能够让整个探究的过程更加有效。比如,在介绍“发酵技术”的时候,老师想要看一看他们对于这种技术的认识水平,就会在课堂上提问:“各位,你们知不知道这种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同学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同学1说,发酵技术在食品行业中有着非常广阔的用途,它的产品种类有三种,一种是制造一些像啤酒、果酒、食醋等这样的传统的发酵制品;另一种是制造一些食品添加剂。三是协助应对食品危机。学生2表示,该技术还被用于制药行业,例如人体生长荷尔蒙、一些疫苗等;学生3讲到了发酵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效果,也就是在废水处理中,对微生物进行了强化。同学们踊跃地参加到了教室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分析,从而加深了对这一段知识的了解。

四、把握导向,指导阅读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老师在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更多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关于生物学教学材料,它是目前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但是过去的一些生物老师也运用了一些信息技术,但是却没有利用好这些材料,他们还觉得材料的演示不但不能促进教学,还会让学生分心,让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各种不同的图像和视频素材上,这会严重降低生物学科教学效果。事实上,利用好生物学材料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眼界。生物学材料记录了全球生物学发展和研究的历程,也记录了生物学家在研究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通过对这些资料展现,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生物学各个领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生物学材料的深入了解,全面把握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总体发展脉络,这也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在给学生讲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孟德尔是如何研究和发现遗传定律的,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媒介将这些知识传达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进入课堂学习环境中,明白孟德尔一生中经历了多少不可能的假设和实验失败,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和发现有多么艰辛。[5]

五、设置微课,提醒点播

目前,微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运用,不仅能够有效革新过去的信息技术运用方法,而且还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在使用微课时,更类似于为学生提供一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从而将该知识牢固掌握,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比如,在“减数分裂”知识教学中,因为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该内容的特定原理并不能完全了解,虽然课堂上采用了比较高级的“FLASH动画”教学方法,但是教学过程比较简短和匆忙,学生们并不能完全把握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果用动画合成的方式录制微课之后,就能让基因转录,再由核孔输出,最后寻找并融合核糖体RNA的整个流程进行演示,每个环节都是结合一次或者几次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真正学会、学透该内容,同时也能减轻老师在课堂上的压力,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六、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在生物课堂上高效地培育出学科核心素养,那么,高中生物老师就应该抓住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将各种教育方式融入自己的课堂之中,努力为同学们创造一种更好的课堂气氛,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对生物学的重视,促使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玉东.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2(06):146-148.

[2] 陈柳清.探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8(35):14-15.

[3] 张桂梅,周庆萍,黄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06).

[4] 张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重庆师范大学,2020.

[5] 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