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与应用

叶淑英

福建省仙游县现代中学,351200

摘要: 大单元理念下的作业设计更加具备整合意义,可以让学生从一个知识完善的视角下去学习,促进生物知识的体系建立。在教学改革的持续推动下,教师不但要明确作业设计对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意义,更要精心设计单元作业,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力、接受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且复杂,涵盖众多细微的知识点。通过设计单元作业,学生可以更有条理地梳理学习内容,确保知识的全面覆盖,避免遗漏任何盲区。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层次分明,而且更具灵活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调整。因此,基于生物核心素养重新设计生物作业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作业中融入更多趣味性元素,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

传统的生物授课,以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为主,以集中布置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这一过程的开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整个学习过程思路不清晰、解答问题的过程繁琐,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立足单元角度设计作业,可以让学生立足整体思考作业内容,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得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确立单元作业目标

在生物课上,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借助各种类型的参考书来分析整个单元中的重点知识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程度的学习设计作业目标,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也可以让小学组合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作业完成情况。例如,当设计“神经调节”单元作业时,教师必须首先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作业设计前向学生讲述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例如,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具体过程,学习了解每个细胞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还让学生掌握高级人脑区域中语言控制的不同领域,在阐述这些教学目标后,在课后的习题布置中,教师要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完全的神经调节需要由受体、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反射弧,其中受体是连接到神经末梢以产生刺激的特殊结构,传入神经用于传递神经触发电位的变化,反馈控制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在讲解完知识后,在单元课后作业中,以复习本章中获得的关键知识,并从这些内容中加强他们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经调节的过程,提高生物学习水平。

(二)把握学生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不同的单元作业,鼓励学生在完成中获得相应的体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推动着学生的共同提升与进步,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作业的个性化,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单元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在把握两者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单元作业。针对班内基础差的学生,鼓励他们总结胚芽条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中植物生长方向的区别,以表格的方式展现出来,方便自己的识记。对于班内优秀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在胚芽植物生长调节中,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起到的作用”“倒地植物是如何生长的”,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汲取知识与能力,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整合知识点

通过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生物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整合本章中的所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学生从整体到部分更清楚地理解本单元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应在小章节中识别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然后设计适当的具体作业。例如,在“体液调节”单元的教学中,体液调节是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高考的关键内容,为了帮助学生从知识点中消除盲点并系统的整合,我们首先需要清晰教学方向和单元关键要素,1。什么是情绪控制?2.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神经调节和情绪调节有什么区别?4.在水盐调节中,人体温度调节与神经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向学生解释了这些知识后,让学生学习在高考中常见的“甲状腺激素调节、肾上腺素调节和血糖调节”知识,以加深他们对这些关键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消除盲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作业,防止学生互相抄袭作业。

(四)做好作业评价

良好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掌握得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良好的评价也能激励学生更认真地完成作业。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肯定,他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正面的激励机制,能够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强化他们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在作业评价中,教师还需要精准辨别什么样的评价适合学生互评。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或社会热点话题,学生间的互评往往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的作业评价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然后,教师收上学生的作业后,随机下发给学生进行互评。通过阅读和评价他人的作业,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带来新的启发和灵感。这种互评方式不仅能够为生物课堂注入更多的趣味元素,还能锻炼学生的开放思维。

三、结语

单元式的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打破了以往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分散化碎片化的特点,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让学生提升作业的效率,明晰每个单元中的知识重点,在紧张的课业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单元主题,鼓励学生以亲身实践的方式体会知识,影响学生,在提升学生自身生物水平的同时,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秋月.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J].新课程研究,2022,(19):108-110.

[2]姚天华.高中生物单元作业的设计与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2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