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路径

李杰

拉萨市第一中学,850000

摘要: 探索与研究初中物理创新教法,不仅是新时期对初中物理教学所提出教学改革要求,同样也是确保初中物理教育实现现代化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及时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培养与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灵活合理地运用与选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去推进物理教学的创新进程,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物理课堂参与度,进而为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与增强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物理;教学优化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72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其便可以快速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便可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所以在进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设计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使其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要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探究,使其真正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高效课堂的构建依托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而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时,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场景进行情境创设,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究、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整体建构的原则

整体建构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课堂内容的建构,二为结构的建构。课堂内容的建构,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授知识点、技能时,教师需要考虑到知识点与技能之间的联系,不能将其分割开来。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将知识点及技能嵌入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明确知识在整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从而为其主动学习、明白的学习提供保障。结构建构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需要对课堂的45分钟进行巧妙运用,通过各环节的有效设计,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路径

1、树立生本思想

在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今天,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已然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关键内容。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若想在新时期下实现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学观念与思想的转变,并要树立起生本化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促使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在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同时,有效强化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滑轮”一课时,教师就可运用设疑法去启发学生,调动学生思维意识的活跃度与发散度,促使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首先,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滑轮是否省力?滑轮组是否省力?二者之间谁更省力?能省多少力?”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其次,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运用绘图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路可视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优质回答引导其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则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从而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2、构建情境课堂

不论什么课程教学,学生都是主体。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确保教学质量及效果,物理教师也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构建相应的情境来进行物理知识教学。这有利于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就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所要讲解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再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入所构建的情境中去。

例如,“浮力”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大小相同的铁球和乒乓球都丢进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对比分析两种现象,随后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讲的物理知识点。然后,在实际浮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设实验情境,通过实验来演示乒乓球在水中的浮力现象。物理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乒乓球为什么会在水中漂浮而不沉下去?2.还有哪些物品会在水中漂浮而不下沉?3.如何让乒乓球在水中漂浮不起来?这样通过情境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效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3、设计引导问题

问题是维持师生主动进行会话的纽带,价值较高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有欲望进行探索,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好物理学习工作,为今后进行有效的物理探究做好前期铺垫工作。鉴于此,广大初中物理教育实践者需要做好问题情境的构建工作,让学生始终都能带着积极的思维汲取要点物理内容,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以“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为例,首先,教师可做各种动作,让学生闭上眼睛,猜测教师做的什么动作,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是如何知道我做了什么动作的呢?学生表示靠耳朵听的。紧跟着,教师可提出新的学习疑问“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方便了学生接下来进行进一步探索。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在生物中有没有学到过与人耳的构造有关的内容。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回答后,引导学生结合生物学中的知识,讲解人耳的构造,使学生明确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学会了如何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人耳听到声音的流程图,增进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多维互动,打破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比较沉默的现象。总之,教师可运用质量较高的问题设计精彩的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对物理教学产生好感,在趣味活动中进行愉悦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情趣。

4、强化课堂互动

互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传统教学中,受教学模式与理念影响,教师对互动教学重视度并不高,导致这一教学方式有效性一直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在新时期教学改革影响下,互动教学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师构建智慧课堂时,也可以开展智慧互动教学。

例如,在讲解“二力平衡”时,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学生互动创造更多机会。其次,科学分组完成后,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如,让学生研究什么是二力平衡,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任务布置完成后,为保证学生可以进行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任务完成后,会对各小组学生进行随机考核,如果考核合格,可以获得一个奖励,但是如果考核不合格,学生要接受惩罚。在惩奖活动影响下,学生会变得积极与主动,互动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三、结语

在素质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问题是改革工作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正确且深刻地认识到新课改内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通过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构建物理高效课堂,既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发展,又实现素质教育中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燕. 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做好初中物理教学工作[J]. 文渊(中学版),2019(6):674.

[2] 童志刚. 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