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加较多、干部培训规模增大的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党校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使高校关于学生的三级党课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如何加强高校党校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拟以党校教育为平台,按照全程跟踪培养要求,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调查高校大学生入党不同阶段的教育效果现状,主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班的教育效果,为完善高校党课教育效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调研
本课题最开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调研,共发出30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随机抽取部分在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以及学生党员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总结后发现,高校学生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普遍较强,政治信仰坚定、价值取向正确,同时可以较好地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端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急需解决:首先是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关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热情不高;其次是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同学把入党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最后是缺少实践,对党情、国情的认识和感知不足,存在责任感不强、认知与行为脱节的问题。
二、分析现阶段高校党校教育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 高校党校党课教育过程前后不均衡、连续性不强。高校党校存在重入党前教育培训、轻入党后教育培训问题。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正式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前后不均衡不系统,具体表现为教育培训主要集中在入党前,入党后教育培训较少。
(二)高校党课教育方式及内容较单一、时效性较差,导致吸引力较弱。高校党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教育内容并不单一,要根据相关群体特点,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学员的实际需要进行培养教育。我们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认真听取和收集了部分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较一致的认为当前的党建工作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内容欠丰富,组织活动单一,缺乏新意,因此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管理运行机制有待改进,管理队伍有待加强。仅有一人专职或主要从事党校工作的高校不在少数,并且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年纪较大的组织员或年轻的兼职学工干部负责。不能配备专职的管理工作人员,就不能对学员实施有效的管理,教学质量也就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没有专门机构建制、没有专人负责的话,党校教育工作就不能平稳有序的发展。
(四)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质量有待加强。党校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党校的学院规模也不断扩大,开班的数量和质量也要不断提高,不少学校缺乏能够讲好党课的专职教师,师资短缺现象显著。虽然高校里高水平教师、学者云集,但能够讲党课的高水平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数党课课程都是由基层党委领导担任,兼职党课教师的知识水平、理论功底、教学能力都有待提高且不能与时俱进,难以适应当代党校教育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校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五)工作条件及硬件得不到相应保障。很多高校党校无独立办公经费预算,无专用办公场地,无系统课程体系,无专业的专职教师,无成熟的课程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党校党课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甚至是预备党员的培养质量。
三、加强党校党课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党委加强领导是关键。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党校教育工作,列为学校党建重要工作任务指标;
(二)配足配强配专管理队伍。规范党校管理体系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实施规范化管理;
(三)配足配强配专教学师资队伍。提供人力保障,建立党校教育课程组,规范教学体系;
(四)通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结合学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党课课件研究,为三级党课教育不断理论支撑。
(五)严格党课培训流程
校党校要严格制定党课培训流程,各学院二级党校要根据学校党课培训流程进行党课教育,要做好开班、上课、考核、结业,流程规范。
(六) 完善党校培训组织架构
党校党课培训组织架构应完备,从组织架构、培训规范、制度建设、人员构成上都应该形成完整的架构体系,从而为党课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组织保障。
(七)规范各级党课培训要求
1.积极分子党课。各二级学院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开班申请、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具体实施细节,科学考核等,讲座和座谈会要有详细记录(书面材料及照片),共计培训24学时。
(1)网上党课开班前学完,考试须在90分以上;
(2)集中培训、分组研讨环节:积极分子党课(20学时);
(3)自主学习、撰写党课心得环节(4学时)。
2.发展对象党课。发展对象培训班分为校集中培训和各学院分党校分散教育相结合,共计培训24学时。
(1)集中培训环节:发展对象党课(12学时)
(2)分散讲座、研讨环节(8学时)
(3)自主学习、撰写体会环节(4学时)
3.预备党员党课。各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预备党员培训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开班申请、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具体实施细节,科学考核等,授课要有详细记录(书面材料及照片),共计培训8学时。
(八)严肃党课考评与结业
党课培训考评标准为:积极分子考试必须到达及格线以上方可结业;集中培训环节要求全勤;分散讲座、研讨环节的考评由各学院分党校把关。各级党课培训结束后,各分党校要对学员培训情况进行认定,将培训合格学员的党课结业证收齐,并提供相关培训方案、考勤、记录及学员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统一到校党校办公室审核并盖“党课培训章”。
加强高校党课教育效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借助党校平台重点开展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教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端正入党动机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