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腰椎间盘的各个部分如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1],当受到外力因素的作用时,椎间盘的纤维环会破裂,髓核组织即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病部位是腰4~5、腰5~骶1[3]。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方式是CT和MRI,这两者虽然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检查费用昂贵。随着医学的进展,临床上逐渐应用肌电图来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次主要通过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研究,对他们进行肌电图检查,以分析肌电图应用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经MRI、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32-73岁,平均年龄(53.1±6.7)岁;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7.5±1.3)年;同时选择同期25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2.7±6.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行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肌电图检查,控制患者皮肤温度在30℃以上,若温度低则进行相应的升温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的感觉传导和运动传导进行检测并记录,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传导的速度、复合肌肉的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的对比。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股神经、腓神经及胫神经MCV、SCV、潜伏期、F波传导速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股神经、腓神经及胫神经的动作电位潜伏期比对照组要长, 而运动传导速度要比对照组慢(P<0.05);两组患者中的胫神经和腓神经动作电位的感觉传导速度存在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胫神经 F 波传导速度要比对照组慢(P<0.05)。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神经部位:胫神经
表2:神经部位:股神经
表3:神经部位:腓神经
3 讨论
肌电图是指用肌电仪记录下来的肌肉生物电图形[4]。当人体的肌肉进行收缩时会产生微弱的电流,把电极放置在皮肤的适当位置可以测定身体表面肌肉的电流[5]。电流强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就叫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式中,肌电图可以用来检查人体的神经、肌肉兴奋以及传导功能等[6],以此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以及可以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等,而CT、MRI检查则无法做到。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股神经、腓神经及胫神经的动作电位潜伏期比对照组要长, 而运动传导速度要比对照组慢(P<0.05);两组患者中的胫神经和腓神经动作电位的感觉传导速度存在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胫神经 F 波传导速度要比对照组慢(P<0.05)。通过这些结果均可以说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运用肌电图检查,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检出率,而且检查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在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勤.肌电图应用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1(21):211-212
[2]沈燕萍.探讨肌电图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03(18):388-389.
[3]陈 杰 .肌电图在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当代护士,2017,04(22):227-228.
[4]夏斐斐.肌电图应用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9,01(23):309-310.
[5]黄菲 .神经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6(23):119-120.
[6]黄春红 .肌电图应用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8,08(29):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