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罗建华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第一中学,675200

摘要: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肩负重任。他们不仅要精准讲解课程内容,还需积极引入新型教学理念,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从多个维度出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0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门实验性课程,生物教学需要借助理论知识与实验活动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在生物学习中,每个概念的形成和理论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扎实的实验基础。因此,通过确立核心概念和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知识,从而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而,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传统的理论教学,通过大量习题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却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的深层含义,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疲劳,降低学习兴趣,难以获得持久的学习效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学习遗传规律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近亲结婚容易导致后代出现遗传病?”这个问题不仅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验探究,逐步揭开遗传规律的神秘面纱。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还能在探究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平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学生巧妙地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展开学习。

以学习生物多样性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生物作为调查对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调查计划,分工合作搜集资料,进行实验或观察,并最终整理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其直观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与实际情境紧密相连的教学环境。

以学习生态系统为例,情境教学能够发挥极大的优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亲身参观自然保护区,让学生亲眼目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关键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生态系统情境。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亲手操作,观察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锻炼能力的平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生物技术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一个与“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相关的项目任务。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需围绕这个项目展开深入研究。他们需要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同时,学生们还需要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探究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他们需要共同讨论、分工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项目式学习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应用生物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在传授生物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核心素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全面发展,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立婷.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有效措施探析[J].考试周刊,2020(62):131-132.

[2]陈露.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2019(42):40-41.

[3]李娇梅.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探究[J].读写算,2019(30):2.

[4]张晓燕.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学生物教学》,2023,(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