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设计研究

刘远

天津天华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高层建筑最基础的便是消防安全,只有将防火疏散的设计做到位、做标准,才能更好地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提供保障,而在实际防火疏散设计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其次指出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消防设计
DOI:10.12721/ccn.2021.1571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建筑面积也在不断增大,我国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会深刻影响社会、国家的进步。社会和国家对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的发展非常重视,业内人士正在积极制定科学的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和疏散策略。

1高层建筑的起火因素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有很大部分都用于居民住宅和商务写字楼。因此,在高层的建筑中,对明火的使用是无可避免的,而明火使用时的操作不当,或相关管理人员对火源没有及时处理等等都会直接引发火灾,严重情况下,甚至对整幢住宅楼造成极大的威胁,给居民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居民住宅楼中,一个小小的烟头,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大灾难,或者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对容易引发火灾的隐患没有进行定期的排查和维护,也会导致火灾在不经意间发生,使居民陷入慌乱和恐慌之中,给群众造成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损失。

2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问题

2.1防火疏散设计基础建材问题

在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不足,导致疏散时间短缺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因为就高层建筑而言层数多、整体较高,防火材料以及涂料的排布就尤为重要,而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项目所需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应该是最特殊的一类。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项目实际设计时,所需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往往都需要有防火能力以及火势阻碍能力,这就对基础建筑材料的燃点、密度和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要想合乎标准地完成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项目的现场设计工作,对防火疏散基础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需把好关,否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项目的设计质量。

2.2防火设计存在不规范现象

要能够做好对建筑的防火设计,一方面,要能够对国家相关安全标准有准确把握,确保相关设计能够符合安全标准;另一方面,要对建筑本身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包括建筑物周边情况、建筑物实际用途、建筑物现场情况等。但是目前一些建筑施工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过程中,经验主义盛行,往往凭借既往做过的项目设计经验进行防火设计,缺少必要的实地勘察和论证,也导致了一些不规范现象的出现,比如,建筑物安全出口设计、消防疏散区域设计等在长宽高或者数量上没有满足基本要求。

3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对策

3.1加强防火分区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对于非超高层的普通建筑,其可以通过自身实际的建筑面积,利用耐火墙体进行防火分区的有效设计和部署。但这一点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讲便不合时宜了。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其耐火能力也相应地较弱化,因此,不适宜采用大面积的防火区分设计部署,应适当减小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以较小的空间来弥补自身耐火能力较差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提升超高层建筑的耐火性和安全性。超高层建筑楼层多、建筑高度高是直接导致其建筑物内竖向管道比较多,而竖向管道也应进行必要的防火区分设计,在区分设计过程中,可以将2-3层划分为一个区分单位,(注意这里的区分单位不适宜太多),然后在每一个区分单位的中间位置,进行阻燃材料的合理填充(不可太多,也不可不足),进而达到在火灾发生时,大大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有效进行人、火隔离,为处于超高层建筑的人员提供宝贵的疏散时间,提升超高层建筑的防御火灾能力,为人民财产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2优化消防给水设计

在目前的建筑物内部消防给水设计工作中,需要严格地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进行设计,例如,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消火栓布局与设计需要与建筑物内部局具体水柱的长度进行有效地结合,如果该高层建筑物的高度控制在百米的范围之内,那么消防水柱的长度不应当低于10米,如果该高层建筑物的高度超过了百米,那么消防水柱的长度就不应当低于13米。除此之外,高层建筑物内部的电梯设计也需要严格地按照建筑消防标准规范来进行,保证电梯设计具有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特点,并且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消防水井来说,其位置设计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进行统筹安排。

3.3科学采取技战术措施,提高火灾扑救能力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扑救行动要遵循“预案支撑,分级响应;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内攻为主,攻防并举”的原则,到场后优先采取固定消防设施供水,或利用消防车向水泵接合器供水,固定消防设施无法使用时,优先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水带固定必须安全可靠。内攻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优先利用消防电梯登高,也可以利用疏散楼梯登高,严禁乘坐普通电梯,乘坐消防电梯登高时,要停靠在着火层下两层并提前戴好空气呼吸器面罩,严禁停靠在着火层或穿越着火层。选择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集结人员和器材装备,从进攻起点层铺设水带,通过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或合用前室进入着火层,提前做好出水准备或充水跟进。进入充烟区域应携带热成像仪,铺设水带或敷设救生照明线、使用安全绳等器材装备,加强通信联络,全程掌握内攻人员情况。进入内攻前,应利用直流射水向内喷射冷却灭火,减缓火势蔓延,降低轰燃机率,为被困人员及消防员制造良好生存环境。

3.4完善建筑物消防设施

在发生意外火灾的情况下,利用外部消防水源进行灭火,消防工作难度太大,此时使用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就比较容易,也是一种有效应对火灾的办法。另外为了提高战斗力,需要在每个消防区域设计一部消防电梯,可以大大节省消防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此时消防人员也能够迅速、安全地到达火灾现场,及时将火源扑灭,减少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受灾人员的伤害。面向高层建筑火灾,需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疏散计划,保证高层建筑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方案的制定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完善的安全疏散预案时,应考虑到高层建筑和建筑物结构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防火计划,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在此条件下,当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就能够有规律地撤离火灾现场,从而有效降低资金财产的损失,也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健康的保护。

3.5高层建筑警报系统和灭火装置的设计

警报装置和灭火设备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的楼层较高、内部人员密集,所以在发生火灾后主要是由内部的人员进行灭火,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警报系统的强化和灭火装置的优化,这样能够在火灾中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结语

总而言之,选用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能更好地解决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项目实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起到预防意外火灾,以及意外火灾发生后为人群逃生疏散提供便利条件打下良好基础。也只有深刻意识到超高层建筑中防火疏散的重要性,才能运用质量控制措施合理解决防火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防火疏散项目设计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姗姗.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问题探析[J].门窗,2019(1):86-87.

[2]马辉.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4):32+34.

[3]陈巴图.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10):102-103.

[4]郭磊.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76.

[5]刘海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运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