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胆管内部或者是胆道系统中产生结石,而通常情况下胆结石主要可以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两种,在发病初期患者就会产生明显症状。在病情不断发展过程中会使患者肩膀、右腹都产生疼痛感。胆汁滞留、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等都与胆结石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而且老年群体的发病几率更高。近几年来针对胆结石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但是手术后假胆囊出现的几率也在不断的升高,本文主要针对20例术后假胆囊患者超声检测表现及具体原因进行研究,现将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之间所接收的20例腹腔镜术后假胆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检查过程中所有患者影像学和病理学都符合标准,通过B超以及CT检查都达到了手术适应症要求;所有20类患者对于研究目的非常清晰,而且在研究前签字确认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患者有过腹部手术时;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对治疗依存度低,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男性患者12例,女性8例,年龄处于2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平均年龄为(46.7±6.9)岁[1]。针对所有20例患者都实施了胃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消化道疾病。
1.2 方法
20例患者都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实施全身麻醉,保持患者头高脚低位置,完成常规的消毒处理后,在患者脐下缘位置行1cm左右的切口,并在患者腹腔中建立气腹,保证手术过程中腹压维持在11mmHg。随后将腹腔镜置入其中。通过腹腔镜的探查,对患者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状况进行清晰观察,随后将胆囊组织进行有效切除分离,最后完成止血缝合处理。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胆囊的张力相对比较高,可以通过释放一部分胆汁来应对。手术完成后利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假胆囊进行诊断,在超声探测诊断过程中要保证探头的频率处在3.0~4.5MHz之间,另外,在针对患者的假胆囊进行诊断检查之前,要嘱咐患者在8小时内禁止进食,整个检查过程,患者主要采取的是仰卧位和左侧卧位。检查过程中可以让患者饮300~500ml的水,随后针对患者肝内胆管、胆总管以及胰头等位置进行扫描[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2.0,充分利用来表示计量资料,并充分利用t来进行检验,充分利用%来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来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0例腹腔镜切除术后假胆囊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后发现,假胆囊主要是分布在患者的胆囊窝、胆总管、胆总管上段以及中段等几个部位,而且上述几个部位出现假胆囊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0(50%)、2(10%)、5(25%)、3(15%);实际探测到的假胆囊的尺寸处在35 mm×31 mm×17 mm~65 mm×52 mm×28 mm之间,壁厚处在3~7mm之间。其中有12例患者在检查结果表现出清晰无回声现象,另外有5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为有结晶形成,有3例患者通过检查发现具有明显闪光点,而且胆泥沉积非常明显。针对所有入选研究范围的20例患者在进行胆囊功能检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脂餐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并没有发现收缩功能。
3 讨论
3.1 腹腔镜胆囊切除优势
胆囊是处在人体右侧肋骨下方肝脏的后面,呈现出梨形囊带状构造,浓缩和储存胆汁是胆囊的主要作用,胆囊的进步与管部紧密连接。人体的肝脏产生的胆汁会在胆囊中进行储存和浓缩,并最终将其运送到人体的十二指肠内部,这样就能够进一步促进人体内部脂肪的有效消化。胆囊发生病变的几率比较高,在临床上胆结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在针对胆结石进行治疗过程中,通常采取的都是手术切除方法,但是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巨大损伤。腹腔镜切除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本身创伤面积小,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充分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手术过程也能够将组织损伤控制在最低程度。
3.2 腹腔镜术后假胆囊诊断
假胆囊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通常在检查过程中首先针对患者肠胃道进行详细检查,排除相关的肠胃道疾病,然后再针对患者胆囊进行超声检查。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假胆囊诊断的准确率,而且超声检查本身的检测费用较低,患者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3.3. 假胆囊成因分析
对20例患者胰腺、胆总管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肝内囊肿、胆管囊性扩张等相关因素会导致假胆囊[4]。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会将一部分胆囊壁切除,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但是也会导致残留的胆囊管过囊性扩张后最终形成假胆囊。
综上所述,手术前患者胆囊炎疾病程度、手术方法、患者本身体质、胆囊管炎症的因素都与假胆囊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患者对手术的适应症,才能够实现对假胆囊形成的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倪娟,Kumar Shrestha,王力甚.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各指标及术后镇静的影响[J/OL].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12):1187-1190[2019-11-22].
[2]李婧伊,刘飞,马跃峰,祁春春,史力军. 吸收倒刺线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中的临床应用[J/OL].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15[2019-11-22].
[3]王维,陈安平,刘安,周华波,杨帅,徐荣华. 同期手术三镜联合与分期两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OL]. 中国内镜杂志:1-6[2019-11-22].
[4]陈晓鹏,程斌,鲍胜华,张卫东,黄晨,王东,丁守勇,俞远林,彭俊璐,张文君,于北北. 沿“胆囊管”逆行追踪法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02):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