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黄美招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华师附中番禺小学,511442

摘要: 提问是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优质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本文结合绘本故事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以落实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绘本教学;课堂提问;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84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前言

英语绘本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图文并茂,富有情境。在绘本教学中,优质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教师在绘本课堂上的提问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一是重文不重图,没能利用绘本多模态特点,从多维角度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二是重展示性问题而忽略参考性问题。有些教师问题设计粗浅,脱离情境,忽略学生生活实际,无法激活学生思维,未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三是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二、绘本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的原则与实践

佩里.诺得曼(Perry Nodelman)曾经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过:“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产生的故事。”(转引自吴念阳,2013)。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绘本故事的文学特征,多元解读绘本,通过优质问题创建有意义的阅读课堂,从而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

1.围绕封面提问,激活旧知,激发兴趣

绘本故事封面一般包含标题,著作者,绘图者,出版社,插图等信息,这些显性的信息会激活学生旧知,让学生头脑风暴式的对绘本故事产生第一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的旧知与新知建构有意义的联系,设置悬念,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四级An Old Red Hat这本绘本,讲述了Ada把一顶红色旧帽子当鸡窝并装三个鸡蛋到市集上卖,然后买回新的红色帽子给妈妈的故事。学生从故事封面可以了解标题,著作者,绘图者,出版社,插图等信息。在这些显性信息基础上,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并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猜测,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2.根据插图提问,发掘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多元视觉

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从不同向度共同叙述故事或传达讯息。绘本中的图与文都具有独立的叙事功能(王春晖,2019)。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插图的意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多元视觉。

3. 围绕角色提问,让学生与角色相连结,促使产生情感共鸣

绘本故事所创设的角色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围绕角色提问,让学生去揣摩角色的心理,在思考过程中与角色相连结,促使产生情感共鸣。

在An Old Red Hat这个故事里,从一开始妈妈问Ada帽子里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她就数了里面的鸡蛋,后来在公交车上,又有人问她帽子里有什么东西的时候,她还是很认真地数里面的鸡蛋,这是为什么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揣测Ada的想法,换位思考并感受她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丰富后期对角色的演绎。

4. 围绕情节进展进行追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绘本故事都是非常生动,并且情节波澜起伏。根据故事发展进行追问,在层层推进中促使学生梳理故事里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让学生对一些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学习更加饱满,对故事理解更加透彻。

 An Old Red Hat这个故事其中有个情节,在公交车上有位女士知道了Ada帽子里有三个鸡蛋之后便要用三便士跟Ada买。之后就过渡到Ada到集市的场景。往往老师在问完Did she sell the eggs to the lady?就会过渡到下一环节,那学生在后期对故事进行演绎的时候也会很呆板,而且会出现情节的空缺。如果老师继续让学生思考What would they say?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把其对话演绎出来,那整个故事就会很完整,学生的学习也会很饱满,后期的演绎也会很精彩。

5. 根据矛盾点进行提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绘本故事都会以一定的冲突和对立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根据矛盾冲突进行提问,让学生的思维跟故事情节发生碰撞,促使他们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领悟更深刻的故事寓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故事中,每次别人告诉Ada这只是个帽子不是鸡窝的时候,她都是没有回答的。Why didn’t she answer when other people tell her that is not a nest? 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探讨Ada没有解释的原因。

6. 围绕文化内涵提问,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小学英语绘本巧妙地融入了英语国家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人文与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提升学生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丰富其文化素养。

7. 围绕空白进行提问,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每个绘本都有空白的地方(张萍,霍丽红,2019)。在教授新知,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教师捕捉住空白的地方,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合乎逻辑地拓展文本内容,丰富学生语用目的的同时,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学生读完故事,心里就有疑惑:Where is the old red hat?绘本没有给出答案,这时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旧帽子有可能的去踪,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结合故事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旧帽子的去向。

8. 统筹全局提问,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提升集合思维

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之后,教师应该站在全文的大局视角建立文本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帮助学生整合零散知识,发现内在规律,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序化。学生在概括和迁移语言素材的过程中,也可以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聚合思维。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丽声妙想英语绘本第四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王春晖.2017.小学英语绘本的价值认识与教学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12期).

[5]吴念阳.2013.外国中小学教育中绘本的运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第5期).

[6]张萍、霍丽红.2019.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优质课堂提问研究[J].小学英语教与学,(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