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新高考体系下的生物学科备考复习策略研究

李易繁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453000

摘要: 随着新高考体系的逐步深入实施,生物学科的地位与重要性日渐凸显。新高考不仅重塑了高中生的学习轨迹,更为高中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高中生物作为关键的选修课程,其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亦随之发生深刻变革。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培养呈现出新的趋势,对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新高考不再仅仅聚焦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而是强调将人文知识、社会常识等多元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视角审视世界。因此,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科学有效地开展备考复习安排,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高考体系;高中生物;备考复习
DOI:10.12721/ccn.2024.1570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在新高考政策的指引下,高中生物学复习备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适应新政策的要求,已成为广大高中生物学教师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教师们需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研究新高考政策,确保复习备考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应立足实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不断改进和优化复习备考环节和模块。通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高考下生物高考的动向和趋势

2024年河南理综考题中,生物学科的命题秉持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科学严谨的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设计,旨在科学选拔优秀人才并有效引导教学方向。在命题风格上,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密结合生物学科的独特特征,精心挑选素材,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实现与课程改革的无缝衔接,力求在稳定中寻求进步。同时,充分考虑到学情的变化,着重加强了对必备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一)立德树人融入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显真谛

高考生物试题巧妙融入学科优势,以生态学为重要视角,深刻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标卷第33题中,试题以厦门筼筜湖为实际案例,对水质监测、红树植物的碳中和机制以及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宝贵价值,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期助力广大学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践行者和先锋力量。

(二)实验探究能力凸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显成效

实验探究,乃创新之基石。高考生物科目致力于多维度评测学生的实验素养,全面覆盖实验设计、优化、分析与总结等多个环节。新课标卷中的第32题,特设挑战环节,要求学生设计针对HIV病毒的检测方案,鼓励学生积极运用PCR技术,拓展思维边界,从而有效培养科研新苗,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产生活紧密关联,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热情

高考生物试题紧密追踪时代潮流,深入聚焦生产生活的热点议题。在新课标卷的第34题中,试题以白刺瓜育种实践为核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积极运用遗传学的相关知识,深入剖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助于实现从“单纯解题”到“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跨越,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索的积极动力。

(四)夯实学科基础,提质增效助力基础教育发展

高考生物考试严格遵循学科特性,深化对基础知识的全面与深刻考察。在新课标卷中,第3题聚焦于消化吸收过程,评估学生对于自主神经对消化机能调控作用的理解,同时深入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基石,胃液中消化酶发挥功能的特殊理化条件,以及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详尽机制,从多个维度对消化吸收各环节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综合考察,旨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此外,试题形式亦有所创新,如第5题借助PCR产物电泳结果图,有效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进而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与效率的不断增强。

三、备考亮点回顾

在备考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新高考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备考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试能力。首先在一轮复习阶段,注重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通过系统梳理教材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二轮复习阶段,采用专题复习的方式,针对生物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还格外注重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在三轮复习阶段,组织了一系列的模拟考试和演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一)根植教材,夯实基础

在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的备考工作应首先从教材出发,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确保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牢固掌握。这不仅是应对考试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科素养的关键步骤。

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学习。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参加课堂讨论等方式,全面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同时重视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结构。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衍生试题,提升能力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做试题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的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对此,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试题的设计也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因此,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在备考复习阶段的试题设计中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渗透,考查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试题的层次性与梯度性。试题的难度应该逐步递增,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三)关注变化,灵活应对

新高考评价体系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中,因此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关注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以便调整备考策略、应对新的挑战。

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参加培训会议等方式,获取最新的信息,明确备考方向和重点。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变化调整备考策略。例如,如果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对应就应该加强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五、结语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的备考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通过根植教材、夯实基础,衍生试题、提升能力,关注变化、灵活应对等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挑战,提升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在未来的备考工作中,教育从业者也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为有效的备考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备考成果,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术超.基于新高考新变化背景下的备考策略:以上海、北京试卷新题型变化为例[J].教学考试,2020(51):31-34.

[2]汤恒,孔秀花.浅谈新高考下的高三生物备考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5):58.

[3]郑美妹.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病毒专题”的多方位复习策略[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