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CT诊断是一种现代化的疾病诊断方法,可借助CT设备发射信号,穿透患者机体,是病灶、病变区域得到较为敏锐的捕捉,其清晰度较X线影像提升超过10倍,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肺部CT可用于肺部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特异性表现往往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基层医院需面向大量患者提供服务,加强CT影像分析十分必要[1]。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1例肺部疾病患者,就肺部CT树芽征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中,选取131例作为对象。包括男67例,女6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5.2±4.2)岁。所有患者均见肺部CT树芽征;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取患者后续诊疗资料,作为研究参考和疾病金标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CT诊断。告知患者诊断方式和流程,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屏息,于胸腔肺部位置开始扫描,蔓延至肋膈角。扫描取薄层作业方式,以PQ6000螺旋CT机为核心设备,扫描矩阵:256*256mm,螺距1.4mm,层厚4.0mm。默认工作电压为120kV,电流60mAs。完成扫描后,以设备附属数字化工作站进行信息收集和图像重组,进行分析。肺部CT树芽征标准为:在薄层扫描影像中见直径2-4mm左右、小叶中心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同时可见与该阴影相连的分支线状影,状如树芽。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估不同疾病中肺部CT树芽征的诊断价值。以随访方式获取患者诊疗信息,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对于存在两种以上病因的患者,按多例进行统计和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1例见肺部CT树芽征的患者,受到不同疾病影响,分析结果见表1:
表 1 患者疾病类型(n=131)
3.讨论
CT诊断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广泛,可实现多种疾病的检出,也可用于复杂疾病的参考诊断,为患者提供后续诊疗依据。分析发现多种疾病患者可见肺部CT树芽征,包括肺结核、感染、先天性疾病等,加强对该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对肺部疾病的检出、鉴别诊断效果。此前学者分析发现,肺结核患者见肺部CT树芽征的几率较高,达到40%以上[2]。我院研究中,该比例为45.04%。肺结核以结核分枝杆菌为致病源,发病早期患者病情轻微,病灶捕捉困难。随病情进展,患者肺部组织出现实质性损伤,可见肺部空洞,空洞以患者肺小叶等处最为多见,且呈现持续蔓延、扩大的趋势,临床可见肺部CT树芽征。
感染所致肺部病变相对多样,包括各类细菌和真菌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肺部,引发免疫应答,如果感染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致肺部免疫系统失代偿,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增殖,病理变化为细支气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快速恶化,可见管腔内炎性渗出物进入健康组织,持续积累后,形成各类影像学阴影。发生于小叶中心软组织处的阴影,受到肺部解剖学结构影响,多呈现为树芽征,发生率在20%-30%之间,无法单独用于疾病诊断[3]。我院研究中,感染所致肺部CT树芽征占比20.61%。先天性疾病方面,以囊性纤维化为例,该疾病主要影响患者呼吸系统、肠道组织,可倒是腺体分泌功能异常,见分泌物增加、尤其是黏性分泌物增加特点,出现于肺部的囊性纤维化,是分泌物进行肺间质,影响肺部细胞的常规生命活动,持续积累的情况下,变现为与肺小叶解剖学结构相似的CT树芽征。发生率在15%左右,一般不可作为疾病诊断唯一标准[4]。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因先天性疾病出现肺部CT树芽征的患者,占比为15.27%。
结缔组织疾病如囊状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炎等,上述疾病的基本特点为,有较大可能合并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导致组织生命活动受制,出现典型的影像学阴影,表现为支气管扩张、组织增厚等,肺小叶部位则多见树芽征特点,发生率约在10%左右,可作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参考[5]。我院研究中,因结缔组织疾病导致的肺部CT树芽征占比为8.40%。肿瘤所致肺部CT树芽征往往较为明显,肿瘤细胞扩散至肺小叶部位,并继续分裂、增殖,健康组织死亡、癌细胞可呈现为肺部CT树芽征,也可呈现为周围性楔形影、小叶内间隔增厚或小叶中心结节等特点。以肺部CT树芽征进行肿瘤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不作为金标准,发生率多在6%-7%左右。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其他可导致肺部CT树芽征的疾病还包括异物吸入、中毒等,发生率较低,不宜作为疾病诊断的唯一标准或金标准。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可发现多种肺部实质性病变可导致CT影像的异常,肺部CT树芽征是其表现之一,与肺小叶解剖学机构带有一定关联,可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或病理检验结果才能最终确诊。
综上所述,肺部CT树芽征可用于多种疾病诊断,多种疾病肺部CT影像存在树芽征,但除肺结核外,其他疾病不宜单一依赖肺部CT树芽征诊断。肺部CT树芽征可作为基层医院进行病情初诊的一个参考,为患者诊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章九龙,方卫民,翁贵斌,等.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0):2274-2275+2293.
[2]叶侠义.多层螺旋CT诊断肺部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5):3646-3647.
[3]马东,姜加学,杨小庆,等.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评估肺腺癌浸润性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8):1470-1473.
[4]林芳,吴晓华,谭春婷,等.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15例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07):726-730.
[5]未星.简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部CT影像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