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何方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初级中学,537313

摘要: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研究初中生的历史影响着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基本功和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有时严重阻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分层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1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历史是需要研究和考察的主要课题。教师根据初中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学生个体的差异,实施以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历史、学习习惯、思维、爱好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仔细分析各章教材,教师要重视这种教学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养意识,为建立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奠定基础,充分分层教学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分层教学的意义

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级教学的核心素养理念,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对于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统一的教与学计划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的"容易"和"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思维方式、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对知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也可以在相同的学习水平上进行协作。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由于初中生教育方式的不同,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挖掘分层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制作多种教材,分发给不同的学生。学生可以多方面思考,可以形成相互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水平。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包含分层教学,要增强自我教育意识,通过练习和发现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材。

2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初中课程中,学生都经过了扎起学习上的困难,缺乏基本的历史训练。教师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技能、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许多学生在困难中未能养成正确的学史和教史的态度和习惯,在教学中的教学价值没有收到重视。采取"说-听-记-练"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历史学中的基本地位。历史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现代历史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所获得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密切联系。学生不太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对考试,所以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是背诵和阅读。那些记忆力好的人可以在历史测试中获得高分,历史教学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不能从历史中学习,不能理性地阅读故事,不能用故事来指导学习和生活,教师的历史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历史。

3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策略

3.1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教学过程涉及备课、讲课、练习等诸多环节,要真正实现历史分级教学,必须做好分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素质。做好不同层次的课程准备,在备课时,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备课,并充分考虑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空间。针对每个群体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例如,以"统一与灭亡"问题为例,主要目的是了解统一的建立过程,掌握基本知识,从主要目标意义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增长知识,引入创新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变通,因材施教。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对于学习较弱的群体,教师应采用直率、简单、幽默的教学方法来打动学生。对于学习好的的群体,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鼓励学生为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进行培养。例如,在研究商鞅变法时,学习好的群体应着重说明改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彻底了解每项改进措施的重要性。对于基础较好的群体,学生可以独立收集数据,了解改革意味着什么。

3.2明确分层学习目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必须一言以蔽之,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状态,分析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帮助轻松实现课堂目标。例如,在"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学习目标,充分理解新经济政策、农业,斯大林在苏联经济的发展,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对实施新经济政策必要性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在分析新经济政策时运用辩证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设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技能需求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步实现层次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完成核心目标,努力实现学习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自我知识的能力。

3.3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

由于初中生发展背景的不同,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同,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尊重这种差异,科学合理地与学生分享。将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初中历史教师要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这也是划分等级的重要前提。例如,学习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也很有效,也是班上最好的,基本能理解和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处于学习情境中的中产阶级,也是最有进步机会的学生。较差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感受,进行科学的引导,平复学生的心态。一如既往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出改变。

3.4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历史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北京》的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收集更多信息。然后将教材加工成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特别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北京人"的详细特点和基本知识,反思"北京人"的内涵。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接受老师的作业,结合北京人的身体特点和生产生活条件,总结北京人发现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生必须让学生更好地结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初中学生如果有能力,可以研究老师的问题,但也需要对核心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优越地位,也有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

4结语

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层次教学,展现不同学生的不同可能性,让不同学生更好地学习,重新认识历史学科,深入分析分层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前、教学和课后教学,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分层模式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信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刘陈.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30):199.

[2]郑黎红.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25):258.

[3]郑志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43):259.

[4]陶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神州,202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