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英语写作是历年中考英语必考题型之一,其在赋分、要求、难度等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考英语中必须突破的关键与重点。纵观近几年江苏中考英语写作要求、导向、难度等可以发现,各地中考写作的难度逐年提升、要求逐步攀高、选题更加宽泛,而且多数地区的中考英语作文基本都以主题式或者话题式导向为主,其对于学生词汇积累、语法知识、遣词造句、思维逻辑等方面能力起着综合考量与科学研判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开展中考英语写作教学指导时,应该以考纲要求和学生现状为导向,深度剖析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寻求对策与突破方向,在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中实现提升与蜕变,为确保学生在中考英语写作中更好展现自身英语能力、更好释放自己英语潜能而奠基铺路。
一、借助思维导图落实深度学习
学生对词汇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写作水平。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语言环境缺乏是很难改变的客观事实,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思维导图展开写作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还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英语应用空间,进而实现对语言运用技巧的掌握。此外,兴趣大多来源于深度思考,对英语的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门语言,并从内心认可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发现学习中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英语学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崇“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将生活经验、自身爱好等融入学习,用更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按照小组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将自己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展现在思维导图中,并在小组内针对学习中的困惑进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进行输出。第四步: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向学生提出写作练习要求:“结合课堂学习活动,围绕思维导图的应用感受谈谈英语学习体验。”学生完成英语短文写作后,相互批改文章,实现“做中学”。
二、借助词汇、短语深化写作训练
大量研究表明,背诵和模仿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非常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外语学习难度。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与复制并不是单纯的照搬,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某个观点。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背诵、模仿、创造,能够提升自身对语言的掌控能力,并深入思考语言的运用方法,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写作水平。在学习中,学生的深入思考是形成长久记忆的基础。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因为优美的文字如果变成刻板的符号,就无法让学生产生情感触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题材、内容、语句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将字母变成故事或情节展示给学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文章变成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英语时,学生如果能做到文字与画面的交替转换,就能形成更深层的认知,实现英语文字的有效输出。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英语学习同样如此,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后,就能看到英语的本质,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运用。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单词、短语、句型的积累,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
三、以读促写,积累素材
很多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将作文看作“拦路虎”,这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也不具备良好的英语学习语境,所以写出的作文大多用词简单、内容匮乏。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借助英语阅读来丰富学生的阅历,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缩写或改写教材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作文缩写或仿写中,学生会更熟悉写作过程,从整体把控写作思路,在实践中实现学生兴趣的提升,挖掘出学生英语写作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实践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辅材料,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尝试对阅读到的美文、故事进行仿写或改写。通过长期练习,学生的读、写兴趣都能得到提升,内在学习动机也会增强。在作业互批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点,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以阅读促进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讲解核心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掌握其应用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与行文方式,实现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通过开发深度学习课堂,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式学习,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意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进而将能力转化为素养,将英语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工具。
结论:总之,中考英语写作已成为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和学生必须竭力突破的关键点。而且中考英语写作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深度考量和研判,其既涉及基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考查,又渗透着对于学生思维、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度量。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中考英语写作训练与教学指导中,应该从学生基础入手,结合新课标、新考纲要求,对教学措施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路径不断拓展、教学内涵逐步升华,让学生在诸多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丰富性、多元性的指导与引领中,逐步提升其英语写作能力,切实增强其英语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