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分层教学,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在进行《生态系统》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基础较好),另一组为B组(学习基础一般)。首先,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根据他们的成绩确定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然后,将全班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四个小组,即A1、A2、A3和A4。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成员的学习任务。每节课结束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并相互交流,总结本节课中的重点与难点。
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又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而且还会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于小组内部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另外,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地互相学习和借鉴。比如,在讲“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这一节课时,由于A组同学成绩比较好,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就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答疑惑,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样,如果B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也会得到来自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分组以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不同观点,包容各种错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根据学生层次进行作业布置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而产生兴趣或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
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到足够多的生态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中不同学生对生态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把它们分为四个层次来布置作业。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一层:基础较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和一些简单的实验;中等生可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并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学困生可以先看一下课本上的习题,然后再试着去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第二层:基础差、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如课后练习题和一些简单的实验等;中等生可以做一些课本上的习题和一些简单的实验;学困生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和一些简单的实验。
第三层:基础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做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习题;中等生可以做一些课本上的习题和一些简单的实验;学困生可以做一些课本上的习题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生物这一学科,对生物学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习题和实验,让他们先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之后,再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习题和实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习题和实验,让他们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生物的了解还很少,因此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相对简单一些的习题和实验。
通过以上这些分层作业布置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课堂上采用分层提问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生态系统》这个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用分层提问的方法来解决的,如“为什么水里不能生存任何生物?”“为什么有些鱼不能在海里生活?”等。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的话,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而不愿意听下去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节课内容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海洋生态系统”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一下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分布情况。然后再提出几个问题:“海洋生态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接下来,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个短片——《深海之旅》。通过观看短片,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神奇和美丽。
接着,老师可以问学生们:“海洋生态系统中有哪些动物?”这时,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出很多种动物,比如海星、螃蟹、虾等。但也有一些学生会说出其他一些动物。这时,老师就要对这些回答进行引导。首先,可以问学生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动物呢?因为它们都属于海洋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它们。第二,可以问学生们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类动物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第三,可以问学生们海洋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哪些动物?它们是如何生活在一起的?第四,可以问学生们海洋生态系统中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式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生物学分层教学实践的探索,不仅有助于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分层教学能够充分考虑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同时,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蒋盛海.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2, 8 (15): 91-93. DOI:10.16681/j.
[2]李燕霞. 初中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的思考 [J]. 亚太教育, 2022, (15):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