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

李明范

广西北流市沙垌镇初级中学,537416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转型以及教育政策的不断更新和下达,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渐发生改变,教学过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今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逐渐提升,因此,类似微课的信息化产物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关键词: 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最关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着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疑点。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合理运用微课技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重要意义

微课在物理课堂中有着非常多的优势,它可以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水平,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巩固对重难点的掌握。

(一)、帮助学生联系生活

物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初高中阶段尤其如此。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我们所教授的内容更多的就是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现象, 其实都蕴含着很多的物理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微课就是一座很好的联系生活的桥梁。一般来说微课是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发布在网络上让学生自行观看的内容;或者在正式的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在课后去观看的内容。无论如何,微课是正式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或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教师在学校课堂这个空间之外录制微课能够在其中加入更多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打破原有学校教室封闭的空间限制,把生活当中的许多场景加入教学过程中。这是原有的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条件。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剪辑手段将一些视频剪入微课的内容中,这就代表着有些时候可以亲自在不同的场景中录制微课,有些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实验视频来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物理定律起作用的场景。打开学生的认知边界,让物理变得更加有趣直观。 在这种情况下,微课就成了沟通抽象的物理定律与直观的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二)、集中知识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 一个微课的视频,往往只有10~15分钟,这个时长的视频一般能够讲述的知识点只有1~2个。 在录制过程当中,教师尽量让整个微课视频的内容变得集中,所有的素材都围绕着一个知识点来进行,这会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教师所要论述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让复杂的物理规律变得更加集中和简单。再加上上文当中所说的,教师可以打破抽象知识与客观现实世界之间的壁垒,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物理知识起作用的方式。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内容,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

毫无疑问,物理是科学的一种。 物理在发展过程当中, 不仅需要对现实世界进行反复研究和推论,也需要在思想上进行大胆假设和想象。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物理学已经逐渐由只关注客观事实所蕴含的规律变为向着更加抽象、更加广阔的空间迈进和展开想象。 很多的物理定律是先提出了假说,然后再根据假说的内容进行实验尝试, 最后进行证实才被确认的。

二、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课堂开始之前引入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每节课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最初始的10 分钟可以决定学生对本节课听课的兴趣和效率,所以教师要十分认真地对待每节课开始的阶段,在课程开始的导入阶段准确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兴趣,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优秀的导入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的知识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的知识的思考和想象。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导入阶段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导入方式是教师单纯地口述,讲述物理大师的生平故事以及为物理事业做出的史诗级贡献等;另一种导入方式则是更加侧重于刺激学生的多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利用实验器材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展示。 两种方式都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两种导入方式均较为浪费课堂时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不一般的课堂导入。

例如,教师在讲述“牛顿三大定律”时,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出牛顿发现重力,并制定三大定律的小动画,将小视频制作成动态可爱的类型,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并及时引入本节课需要讲解的重点知识,提高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进行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的物理学习包括两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没有为学生讲解理论产生的背景,也没有解释其中的具体知识,所以只是单纯地记忆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会大大降低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解释物理知识的来源以及其中蕴含的机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而对于实验教学,由于农村初中缺乏某些器械,所以教师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进行一次教材中所展示的实验,也不能保证每次实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结果,所以教师可以将自己进行的实验录制成视频,然后为学生讲解正确的结果和现象应该是怎样的, 如果中途出现实验步骤失误,最后的现象是怎样的,向学生展示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现象,然后利用微课的形式播放出来。

如教师在讲述“熔化和凝固”时,可以在实验室中选取不同材质的实验材料,比如水、蜡烛、干冰等,向学生展示物质三大状态之间的转化,以及物态之间转化需要的条件,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用具。 教师可以尝试向学生展示如果实验过程进行到中间阶段突然撤掉实验器具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向学生展示答案,有的放矢,狠狠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三)、课后复习阶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课后复习阶段是比较重要的,第一次接触的知识需要在 72 小时内复习第二次才有可能在大脑的海马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后复习阶段,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印象。 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模式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上传到微课平台上,方便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可以随时回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教师在讲述完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时, 可以将所有的重点知识汇总整理出来,为学生录制成微课视频,作为章节复习内容,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主复习和回顾。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录制单个重点知识的讲解视频给学生,由学生对自身进行查漏补缺, 跟上班上整体的学习进度,在学会之后再进行习题的练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合理运用微课技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改善以往物理课堂的劣势,提升学习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视频时,一定要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为学生带来更多、更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新鲜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晶.活化初中物理实验,彰显微课教学魅力——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4):127-12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63.

[2]. 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四).,2021:206-208.DOI:10.26914/c.cnkihy.2021.036035.

[3]金建鑫.核心素养的微课助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性策略[J].家长,2021(2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