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高中物理复习课堂教学策略

任大海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155134

摘要: 复习课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是帮助学生重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和查漏补缺的有效方式。基于此,本文探究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策略,以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取更高物理成绩,实现学生发展目标。
关键词: 高中物理;复习课堂
DOI:10.12721/ccn.2024.1573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内容繁多,难度较强,学生在学习时的压力较大。观察整个高中教学阶段,不难发现,高二下学期可谓是“分水岭”,在这一分水岭之前,处于新知学习阶段,而在这一分水岭之后,则开始了漫长的复习阶段。尤其进入高三后,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凑。为了合理利用高三这一年的时间,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认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许多教师认为复习就是要带领学生不断刷题,只要学生见识到了足够多的题型和题量,必然能够提高考试成绩。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顺利应对高考,更要让学生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迁移。让学生通过阶段性物理知识的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逐渐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一、运用物理模型教学

物理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方法。教师在高中物理复习实践教学中可以应用物理模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物理知识内容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物理模型中知识的逻辑,给予学生自主运用物理模型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便利条件。教师在应用物理模型开展物理复习时需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生搬硬套的方法,着重关注学生的模型意识。部分学生因为思维意识的限制导致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模型意识,学生在物理复习中存在明显的思维误区。所以,教师在复习实践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理解物理模型的机会,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找寻构建物理模型材料的习惯。例如,在热学问题和机械运动知识复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想气体和质点方面创建物理模型,通过教师的强调和学生的实践反思明显提升学生的物理模型意识;其次,教师在物理模型教学活动中需要围绕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特点合理转变思路,通过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高效构建物理模型,因此教师在物理模型教学中需要主动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物理模型教学方法还能给予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本质的空间,使得学生在题目解析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不同视角灵活转变知识应用方法。例如在“圆周运动”和“合力与分力”复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火车转弯这种常见现象,并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类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知识内容,围绕着可能涉及的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的物理模型,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物理模型、公式和定义等,分析匀速运动的圆心位置、轨道平面、受力情况和绘制受力分析图等,这种针对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物理问题。

二、借助物理实验教学

高中课程体系中的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物理学科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需要坚实的实验基础。为此,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展开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汲取和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高中物理复习课堂气氛沉闷,借助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晦涩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发展。验证性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主要功能是用于验证理论知识。在高中复习课堂上,教师要借助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性知识,并实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相较于抽象、高深的物理定理,实验过程更直观,而且建立实验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锻炼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电学”相关知识的复习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的实验,包括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用多电表测电阻等。要求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并将这些内容以笔记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将其作为开展电学知识复习的主要依据。在物理复习课堂上,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实验为媒介,加强各知识点的巩固教学。在做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过程中,要做好观察,实验完成后,也要做好总结。要根据教材中体现的实验内容,寻找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每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实验记录本,所记录的内容就是自己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在复习阶段,就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利用思维导图教学

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厘清学习的思路,通过分类以及标记等各种各样的手段,使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清晰,一目了然。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就能够把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划分,也能够按照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简化学生学习的流程。想要把思维导图的模式渗透,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提问等一系列的流程,使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加清晰合理。但是课堂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很多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思维导图合理、高质量,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绘画,这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师还需要把快速、高效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传递,如此能让学生把课堂的时间充分地利用,完成课堂复习目标的同时,让学生绘画出准确的思维导图。即使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地加以改正,也可以在课后重新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这样的整理方法既让学生再一次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使复习的效率更高,又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发现复习中遗漏的地方,特别是对课堂上所涉及的核心思想,以及重点知识,更是需要加以补充,给予着重的标注和记录。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把思维导图与对应的知识建立起联系,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在考试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本次考试中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思路进行记录,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把自己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记录,也让学生反复地对问题进行回顾,找到自己的问题加以改善和弥补。这样的方法都能够使高中复习变得更加有序,也能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真正地掌握自身在复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熟练地利用关键词组,以及线条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也让学生正确地使用思维导图,为后续的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总复习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物理教师要深入分析近年来高中物理试题命题趋势,并针对现阶段高中物理总复习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帮助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和常见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借助实验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复习知识,方便学生反复对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把握复习的进度和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培养其物理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春祥.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17):29.

[2] 朱晨霞.浅谈高中物理复习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高考,2020,(18):135.

[3] 王哲.高中物理复习课常见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才智,2020,(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