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胡元泷

屏边县第三中学,云南红河,661205

摘要: 初中是学生打好物理基础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初中第一次接触物理,对于物理感觉非常新奇。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新鲜感,从一开始就为课堂教学注入充足的活力,让学生可以在物理教学时有更强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出发,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物理是初中学习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意识以及增进他们对世界的感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了教师的普遍重视。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这种重视的结果就是学生要完成大量的物理作业,学习负担较为沉重。而“双减”政策的出台,明确提出要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又要减轻学生可能承受的课外培训的负担。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量不足

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已经很久,但仍有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重视素质教育。教师总是通过加强教学强度,增加考试数量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作业量比较大是其中鲜明的体现之一。在“双减”政策下,这种作业布置模式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是造成了作业的低价值,重复性强,学生缺少完成作业的兴趣,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作业。有些学生如上文所说,出现对初中物理学科的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增反降。教师不仅没有实现对“双减”政策的落实,也很难因此而达到自己预习的教学成果。其次,由于大量作业的教育价值较低,而物理又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为了不让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效率低下,一些家长会转而求助于课外培训机构。这样一来,学生要承担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及课外培训的双重压力。教育工作者提出,学校的教学工作不完善,就很难落实“双减”政策。所以,无论是从校园还是校外学习压力减轻的角度考虑,初中物理教师都要对作业的布置加以改变。

二、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忽视兴趣对于学生的帮助,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当中只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按部就班,而没有通过自己的思维作为引导,这使得教学学习非常的僵硬。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不到物理的乐趣,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限制作用。要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师应该以物理的生活化来作为和学生接近的方式,通过物理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察觉到物理在身边非常常见的事物以及现象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探究的欲望。通过生活化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物理时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物变态化》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水在太阳下迅速变成水蒸气,在冰箱里结成冰,来为学生讲解气化和凝固。教师还可以从清晨水蒸气在植物上结成霜来为学生讲解凝华,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等等。教师通过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生活当中的例子来发掘物理知识,并且找到相应的规律和技巧,提高教学的可玩性,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

(二)开展小组学习

竞争意识是学生在学习当中必须要有的一个品质、特性,学生拥有竞争意识,那么在学习过程当中就会充满动力,并且有了自己的目标,学生学习也会更加充实。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组员进行竞争,每个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要进行竞争,通过这种竞争的氛围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在学习时的斗志以及动力。教师在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在小组内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在小组内完善自身。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四个人为一小组,组员每周需要将自己的学习成绩向小组长进行汇报,小组长要及时上交信息,汇报给教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每周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更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这一阶段学习当中的优势以及不足,对优势进行发扬,对不足进行完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将每一小组的学习情况向各个小组的小组长反馈,然后再由小组长向组员进行反馈,让学生可以察觉到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从而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好的优化。教师要鼓励那些积极学习,积极竞争的学生,让那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小组互助当中,对自身进行稳定的提升,增加自身知识的同时提高竞争意识。

(三)布置精简的作业

所谓作业数量的精简化,其实在数量上主要应该是“简”或者“减”,要减少作业量;而“精”则是要提高作业的质量。另外,“精简”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应避免为学生布置太过复杂的作业。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会在布置的作业中设置各种语言或思维上的陷阱,就像是一个个“脑筋急转弯”,虽然作业量不大,但却较为复杂。教师以为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可能加深了学生对物理作业的反感情绪,部分学生甚至会出现对物理学科的敌视或轻视。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提升作业的精简程度。比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抓住关键知识点,即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而声音要依靠空气传播。然后创设四种情境:真空中的音叉;正常空间的音叉;空无一物的真空;只存在空气的正常空间。让学生判断哪个空间可能会产生并传播声音,为什么。这样既抓住了重要的知识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降低了学生的负担,避免了“刁难”学生的情况出现。

(四)优化评价的指导性

初中物理老师在指导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会立即纠正学生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些误解。但是,这种纠正有的时候并不存在较强的指导性。学生的某些错误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理解知识内容而出现的,或者在思考上存在问题。教师只指出作业中表现出来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改正,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也不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的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抓住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错误来进行讲解指导,同样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因为只顾及一般情况,即全体学生都容易犯的错误来加以讲解指导,等于在作业评价中忽视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对学生的指导效果也存在差异性。教师需要优化作业评价的指导性。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激情。

三、结语

“双减”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其关键在于学校的高效教学。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时有更强的探索欲望,以及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更形象化、生动化,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以及多元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物理课堂,促进“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项冰.减轻初中物理过重学业负担的策略与方法[J].科普童话,2020(39):102.

[2]盛志能.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