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下二门油田窄密度窗口固井技术研究

任书方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钻井分公司

摘要: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区为断块油田,存在层位多、隔层薄,油水层分布密集,常出现溢流和漏失等复杂情况,如下F5-232X1钻井密度1.40g/cm3钻进时发生漏失,停泵接单根时又出现溢流,密度窗口极窄。针对这个难题,研究及应用了低温早强防窜水泥浆体系和管外封隔器,结果表明,套管外封隔器可有效地防止注水泥过程中及封固后油气上窜或层间窜扰;防窜水泥浆体系可有效提高水泥石的早期强度,二者配合使用能够明显提高复杂调整井固井质量。
关键词: 窄密度窗口;防窜水泥浆;管外封隔器;固井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下二门油田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属断块油田。主要地质特征是: 产层裂缝较为发育,浅油层埋深在500m-700m,深油层埋深达2400m; 地层孔隙喉度大、某些井段地层破裂压力低、漏失层多(几乎全井渗漏);某些井段气层较发育,地层压力高,造成在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溢流、井涌,加重泥浆后又发生井漏,导致固井施工过程中既要防止漏失、压稳涌层,还要保证封固段的固井质量,造成该地区固井质量一次合格率偏低。

1 固井难点

1.1 储层物性较好,孔隙结构复杂

下二门油田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分布在20%-26%之间,平均孔隙度为23.04%;渗透率主要分布在500-2500×10-3μm2之间,平均为1170×10-3μm2。非均质性十分严重(非均质系数为1.18-2.73),地层破裂压力低,固井施工中易发生漏失;承压堵漏困难,经统计该区块发生漏失时钻井液密度在1.26 g/cm3-1.47 g/cm3之间,破裂压力为1.75 g/cm3-2.03 g/cm3

1.2 层间压力紊乱

长期的注聚、注水开发,造成地层压力异常,溢流、井涌频发,压稳和防漏矛盾突出。

同时含油井段长、油水层密集分布,高低压共存,层内、层间窜槽现象突出。如下F5-232X1井是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Ⅳ油组一口注聚井,完钻井深1280m(油层顶底979-1259m),共有45个层,其中油层31个(隔层小于2m的24层,占油层数的77.4%)。

1.3 顶替效率低

加重与堵漏后钻井液性能变差,造成固井顶替时冲洗效率差。

2 解决固井难题的方案

2.1 防窜水泥浆体系研究

主要从提高水泥浆早期强度入手,保持水泥浆具有微膨胀性和一定的触变性,研发了低温早强防窜水泥浆体系。研究的水泥浆体系能很好的防止地层油水层的侵蚀和层间窜槽,弥补水泥水化的体积损失并防止产生水带,通过现场应用,只使用防窜水泥浆体系效果不很明显,对应的油水层曲线幅度较高。

2.2优化浆柱结构设计

进行水泥浆柱压稳计,采用双密度水泥浆体系,上部采用密度为1.50 g/cm3的低密度水泥浆,下部采用常规密度水泥浆体系。使用固井设计软件模拟施工,优选施工参数,计算出循环压耗,保证动液柱压力低于漏失压力,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漏失。

2.3 前置液设计

冲洗液用高效冲洗剂配制,用量8 m3-12m3,隔离液用石英砂配制,密度控制在1.30 g/cm3左右,用量在6 m3-8 m3

2.4 配套技术

针对存在的异常压力地层,配套使用管处封隔器(ECP)对主要油气层进行局部封隔,使高压油气水无法上窜下扰,起到局部截阻和防窜的效果。2017年以来,在下二门油田有16口井使用管外封隔器36只,其中水泥充填式7只,水力胀封式29只。

2.5采用大排量注水泥浆及变排量顶替方法

注水泥浆时采用双车注,排量1.80m3/min-2.20 m3/min,保证前置液出套管后达到紊流,顶替时采用紊流加塞流顶替方式,压力升高后降低排量,在提高顶替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井下安全。

3 现场应用

2017年至2020年共在下二门油田实施31口井,钻井出现复杂情况的有18口,占下二门固井施工井数的58.06%。针对出现的复杂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固井质量,其中防窜水泥浆体系和管外封隔器配合使用的16口井,固井质量优质率有明显提高。

下F5-232X1井是下二门油田H2Ⅳ油组的一口注水井,下F5-232X1井完钻井深1312m,完钻钻井液密度1.40 g/cm3,油气层活跃,下F5-232X1井轨迹周围300m范围内有相关注水井10口,300m-500m范围内有注水井16口。钻进至724m(砂岩层723m-728m),发生漏失,漏速27m3/h,采取加胶液稀释泥浆,泥浆密度由1.40g/cm3降至1.24 g/cm3,粘度36s ,漏速降至6-10m3/h,总漏失量约40m3。维持钻进,开泵有漏失(漏速2-3m3/h),停泵接单根有溢流(溢流量1-2m3/h)。

针对此情况,如果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注水泥及水泥稠化过程中会发生油气上窜,导致窜槽发生或造成固井质量不合格。施工中,在目的层段油气活跃层位(1028.88-1031.90m、1053.64-1056.72m、1078.68-1081.7m)各下入1只管外封隔器,共下入3只管外封隔器,固井注水泥结束后憋压打开管外封隔器将高压层密封,防止高压油气上窜对水泥浆的侵蚀。采用低温早强水泥浆体系,水泥浆性能见表 2,稠化曲线见图 1, 施工参数表 3,封隔器使用情况见,使用效果对比见表 5。51.png

52.png

53.png

采用2台双级泵水泥车注水泥,共注水泥35m3,目的层段平均密度1.88g/cm3,替钻井液过程顺利,没有出现漏失情况。下入封隔器层段固井质量见图 2。

图 2 下F5-232X1井下入封隔器层段(1020-1100m)固井质量

54.png下F5-232X1经VDL测井评价固井质量优质,水泥浆返高地面,固井一界面优质率94.49%,二界面优质率91.83%,综合评价优质率93.16%,效果明显。

2017年至2020年,下二门油田使用封隔器情况见表 4,共有16口井使用36只管外封隔器,对固井质量保障起到了关键作用。54.png

通过对比,采用防窜水泥浆体系和管外封隔器同时使用,固井质量有明显提高,优质率提高9.24%,效果明显。

4 结论

(1)低温早强防窜水泥浆体系和管外封隔器配合使用,可有效阻止油气侵入;

(2)在油气层活跃的地区固井时,先要考虑封隔活跃的油水层后再考虑提高封固质量;

(3)通过现场试验证明,套管外封隔器(ECP)能够有效防止层间干扰,可提高涌漏共存井的封固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崇建,黄柏宗,徐同台.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9

[2] 万仁溥编著  现代完井工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年6月 北京

[3]著作:常子恒著,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 张兴国,高兴原,冯明.固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钻采工艺,2002

[5]苏远大,孙建孟,施展笆,等.地层声速对固井质疑评价的影响及消除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05

作者简介:任书方,男,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主要从事油气井固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