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中数学精准化教学分析

郭彦涛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46

摘要: 大数据背景强化了高中数学进行精细化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基于目前高中数学精细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解析,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知识考核以及教学评价五个角度出发,对如何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实现高中数学的精细化教学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 大数据;高中数学;精准化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大数据的发展为高中数学的精细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上的指导。教师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得学生学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师生要一起转变观念,接受大数据融入到高中数学的精细化教学中,并依托大数据促进自身发展。

一、浅析高中数学精准化教学现存的问题

目前,高中数学的精细化教学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学校内的大数据技术缺乏,无法支撑教师教学需求;其二是精细化的教学体系不完整。

教师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将数据作为基础进行学情分析。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缺少相关技术支持,导致老师无法通过技术获得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数据,既不利于老师对学情的充分把控,也不利于精细化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在对精细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上,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片面化认知,只是简单地将精细化教学应用到某一环节,而不是应用在教学的全过程,导致精细化教学的优势难以发挥。结构化、完整化的精细化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将精细化教学应用到教学的全过程,如备课、讲课、考核、作业以及对学生的评估上[1]。

二、探寻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数学实现精细化教学的策略

(一)精准化制定教学目标

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也能够让学生明确课堂重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模糊的、难以掌握的。“熟悉了解”四个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够精细化的,学生依旧不清楚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应该是怎样的。因此,精细化制定教学目标成为了教师在进行精细化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设置基础问题,如你是否能够说清楚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在加深问题的难度,如根据性质判断,当改变某一条件时,你是否能够准确清晰地画出新函数的图像等,通过精确化地提问让学生明确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借助大数据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出点评,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指导。

(二)精准化教学设计

精细化教学对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具有全新要求。基于精细化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时需要更加注重教学的程序化以及标准化,保证能够将知识精准地教授给每一位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将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归纳整合,因此,相较于以往,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教师能够相对容易地建立起一个数学教学资源库,用来辅助教师有序化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教学。其次,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对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资源的调配,设计出灵活化、科学化的教学课堂。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分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将考核数据作为开展下一步教学任务的参考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学情分析,获得更为精准的学情报告。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大数据教学平台将当堂的课程任务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概念、类别、图像以及性质,再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形成数据进行储存,作为教师开展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参考方案。在正式开始教学时,教师借助课件向同学展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精准落实,以流程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精细化地教授给学生。

(三)精准化的学情分析

为了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情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包括对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分析,以及学生在未来可能爆发出的学习潜力的分析。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借助数据分析,还能够了解学生未来的学习潜质,两者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计划,推动学生高质量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算法的知识点时,借助基础知识内容形成学生的学情分析,之后,以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梳理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活灵活用,以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潜质,形成更加准确的学情报告,以此促进教师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达到精细化教学的预期目标。

(四)精准化知识考核

考核是教师能够精准化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直观方法,也是教师开展下一步教学计划的依据。首先,对知识考核的精细化则要求教师在进行问卷设计时题目不偏不倚,富有层次以及具有逻辑性,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不同难度题目的掌握情况。其次,考核题目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通过设计难度适宜的题目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师也要充分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科学化的概率分析,规划出核实难易程度范围;通过大数据的搜索功能,充分挖掘高质量题目,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考题,实现知识考核的精准化[2]。

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和概率的知识点讲解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掌握分析的技能,提高分析素养。教师在进行本堂的人物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和生活结合到一起,借助生活实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思考,挖掘出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价值和意义。如,教师利用成绩单,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来源以及数据反馈的信息。在进行题目设计时,教师能够通过学情分析的数据掌握学生该阶段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将学过的知识点与新学的知识点相结合,共同构成考核的题目范围。

(五)精细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在开始上课到考核结束后,教师需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加深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确化掌握,还要注重对分析技术的归纳和整理,保障教师掌握的学习数据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相符合的。

例如,教师进行空间几何体的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平面上的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位置关系等,逐步引领学生去思考空间上三者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注重对课后反馈的整理和分析,采用直观化的手段,如借助统计图等,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在知识点理解掌握上的不足;鼓励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摆脱学习困境;教师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总而言之,大数据信息技术是教师进行精细化教学的强有力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精细化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也要不断转变自身观念,提高自身实力,推动大数据信息技术与精细化教学的良好结合。

参考文献:

[1]周海娟.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精准教学探析[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11):41-43.

[2]郭伟.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数学精准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2(3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