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网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张浩智1 谢仕励2

1.智国网湘阴供电公司,414000;2.国网湘阴供电公司,414000

摘要: 技改大修项目工程是保证电网企业设备资产安全可靠运行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电网技改大修项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现。因此,本文结合电网技改大修工程实施的特点,对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风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指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改大修;安全;电网;项目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2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电网技改大修是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原有的电气设备、设施、系统进行改造。技改大修包含设备大修与生产技术改造两项内容。各地区的大修工程都在运行电网中进行。为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将其与新建工程区分开来。建筑工地的复杂环境和大量外来人员的介入,大大增加了现场安全控制的风险。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传统施工单位外,还涉及到运营、电力调度等多个部门。其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有很多的协调任务。综观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事故,电网技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设备事故占较大的比例,事故的发生与工程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有关。怎样科学、规范、有效地指导和开展电网技改扩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参与项目的人员安全、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成为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在我国的现状

1.1建筑工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

大部分建筑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常常知道自己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办法,因而往往对施工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不够重视,导致工程投产后出现设备和安全问题。而安全隐患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和资金。

1.2管理模式过于宽松

国内很多单位的管理模式比较松散,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不高。通常只有电力专业的背景,而缺乏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各项目专责只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部分与施工现场负责人脱节,不清楚在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实际项目负责人只能管理其下属的部门,难以控制整个项目。目前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往往以电话等传统的汇报方式为主,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反应。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良好的管理体系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然而,我国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缺乏一个完整的建设和全过程管理体系,任务分配不明确,出现问题无人负责。最后,整个工程停滞不前,延误了工程的进度。

2.电网项目全过程管理风险分析

2.1前期决策风险分析

(1)需求提报资料准确性风险

提报资料准确性风险主要包括每日对设备役龄进行统计、非标准准确的设备缺陷统计和故障统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设备状态评估。不按规范要求进行设备状态评估,得出各设备状态评估结论,不能支持项目立项决策的正确制定。

(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质量风险

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质量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建议书深度不符合标准、缺少对项目实施必要性的论证、未能通过提高实施的科学性、以及合理设计项目施工期间停电方案。

2.2工程实施初期风险分析

(1)物资需求报告的合理性风险

主要包括维修班组了解设备技术参数,但不了解项目物资申报流程,导致物资需求申报不合理,从而导致物资需求报告的合理性。

(2)物资招标采购方式合理性风险

物资招标采购方式合理性风险主要是项目所需物资只能通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各网省公司的公司物资招标采购平台进行采购,未充分考虑物资需求单位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

2.3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风险分析

(1)项目进度控制风险

工程进度控制风险主要包括:设备、材料到达时间超过合同规定时间;建设单位承载力不足导致施工进度滞后;人员配备不足,项目进度控制不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

(2)项目质量控制风险

项目质量控制风险主要表现为施工管理单位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指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特别是隐蔽工程,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2.4结决算阶段风险分析

(1)结算及时性风险

目前及时性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于结算信息不及时、结算不及时等原因,影响了工程结算质量,甚至影响财务决算进度。

(2)竣工决算规范性合理性风险

竣工决算规范合理性风险问题主要包括决算时间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决算报告内容不完整、决算流程不一致、甲供物资账实不符、决算资料不相符等。

3.电网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风险管控策略

3.1前期决策阶段风险管控策略

应加强项目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存储,规范电力生产管理系统(PMS),提高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数据审核,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实施技改大修工程的基本前提。提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应在项目准备阶段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信息完善和信息准确。

3.2项目实施准备阶段风险管控策略

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严格执行公司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招标项目化整为零或回避投标。并充分利用设计单位进行选材。在选择方案后,由项目经理安排会议进行评审,从而提高设备的招标采购质量。

在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中,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现状及竣工后的作用,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提高施工质量。同时,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实施和竣工的作用,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利进行。

3.3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风险管控策略

在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准备的角度出发,要全面贯彻“三通一平”的原则,确保泥浆、沉淀池等设备的位置完全符合相应的工程规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有效地建立完备的责任制,然后在相应的责任制的基础上,妥善落实施工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比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在电力公司内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在满足企业发展和项目实施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内控制度和建设管理体系的全面推进。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重要性,切实实现对管理流程和管理系统各方面的优化与创新。电力企业实施全流程管理时,也要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通过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电力企业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全过程管理原则,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的执行效率,确保出现问题时做到“负责、质疑、循证”,为提升工程水平奠定基础。

3.4项目竣工阶段风险管控策略

电力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工程成果进行评估,纠正不合理的地方,尽量减少偏差,做好前期及施工阶段的管理。就实际情况而言,竣工阶段的管理往往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当前竣工验收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环节施工质量的验收;二是各种工程材料的验收;三是项目总体质量评估,只有保证三项任务的稳定,才能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3.5项目结决算阶段风险管控策略

施工管理单位应加强对结算附着物材料的审核和控制,确保结算材料的齐全、规范。附件材料不符合规定,不得列入结算范围;必须精通定额分项中的工作内容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加强结算内部审核,提高结算项目的准确性;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要加强对结算项目的检查工作,工程结算完成后,在工程结算结束前,要确保账、卡、物一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系统梳理了电网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分析了电网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风险管控策略,为电力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甄迪文.110kV变电站项目施工过程管理探究[J].通讯世界,2016,(02):186-187.

[2]程磊军.110kV变电站施工项目过程管理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3):7-8.

[3]黄可列.电力设备大修技改项目施工合同动态管理探讨[J].机电信息,2014,(06):151-152.

[4]林良顺.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3):140-141.

[5]张蕾.强化大修技改项目施工合同动态管理的探讨[J].云南电业,2010,(09):46.

[6]任永恒.变电站技改及大修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