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后“茶馆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

付应刚

金沙县西洛街道初级中学,贵州金沙,551800

摘要: 当前的教学模式讲究自主平等,所以现在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这样的模式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勇于探索和实践,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上的改变。
关键词: 初中物理;“茶馆式”;教学模式
DOI:10.12721/ccn.2022.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后茶馆式教学的内涵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将一节课的学习划分为五个环节。读读、练练可以作为课前的预习作业,学生根据预习案完成。课堂的核心内容是议议,“议”的本质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议”是在读读、练练的基础上,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议”得出来,通过“议”暴露学生的潜意识,使其相异构想充分显现出来,让学生的思维不同地碰撞,擦出火花,最后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知识,教师在学生议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引导,给出议题或给出适当的“台阶”,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学生通过“做”对知识进行应用,及时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当堂评价反馈。后茶馆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效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

随着学生不断的成长,一部分学生在校园当中学到的物理知识会逐渐遗忘。但是,这些物理知识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发挥的真正作用,是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在脑海中留下相关的基本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升华,让学生能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在今后看待相关事物和问题时,能够从物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

(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养成的。探究自然科学的本质的方法,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要掌握的技能。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去领悟探究科学的方法,并提高能力。这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发现探索的乐趣,促进其探索精神的发展。

(三)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要让学生在对物理课程进行学习后,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严谨求知的态度;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不同的事物和问题;学生学会正确的物理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后“茶馆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

(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善思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用视频、动画方式,为学生创建相应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性思考。如针对“鸡蛋放在水中,是下沉还是上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让他们积极思辨加入了何种物质使鸡蛋上浮。将深奥的物理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自主实践做好有效的铺垫,使学生丰富发现、积极尝试。另外,为更好地拉近物理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教师还可以延伸多元的趣味实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

(二)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推动学生学习展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推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单向为学生讲解知识的教学习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探究的主导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技能、延伸学习。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可通过视频引导、学习任务单等,为学生预留一定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学会有效阅读课本,归纳提炼,掌握学法。教师的问题引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主线,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空间,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热情。教师不需要过度占用课堂讲解时间,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好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积极表达,有效思考。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打造活力课堂[2]。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方法为学生有效展示,让学生认知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学习思考,主动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给予他们有效的方法引导,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来解读问题,有效探究,推动学生更好地举一反三。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为学生物理学习拓宽道路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个性意识明显彰显,同时学生自身所学的知识日趋丰富,目标规划意识也显著增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路干扰学生的学习体验,而是要多种方法并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

(1)教师要用探究式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立足课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又要推动学生学以致用,形成严谨客观的求知态度。通过探究活动的推进,更好地鼓励学生掌握知识、领悟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提升[2]。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识学习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手边的一些素材,如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等,科学设计电路,进行实物连接,看看如何有效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并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实验成果,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形成创新性思维。如用塑料袋尝试收集气体,压缩封口后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还可以让学生用一张纸盖住装满水的水杯,再将杯子倒立看水会不会流出来。通过新奇趣味的实验,让学生有效探究,走进物理,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创新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学习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在发挥学生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能使学生学会有效合作、勇于创新,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首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意识,要有效捕捉小组内部其他成员的发言,形成完整的思路,积极接受他人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加以反驳。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树立起较强的学习荣誉意识,在小组内部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推动学生创新创造。另外,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综合探究活动。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课本内容、习题素材,还是是学生课外获取的一些资源,都可以让学生有效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尤其是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物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对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构建起物理问题的模型,选择相应的解题思路[3]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教学引导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萌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应立足课堂,为学生营造有效的探究空间,引领学生尝试合作学习,以学习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学习过程。这些都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带领学生走进物理殿堂。

参考文献:

[1]张人利,龚程玉.后“茶馆式”教学的发展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07):33-38.

[2]沈世飞.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2020(08):51.

[3]胥彤雯.浅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0,(0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