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患痛风中医怎样治疗

夏先能

达川区赵家镇碑高卫生院,四川达川,635017

摘要: 痛风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普通人群痛风发病率约为1.7%。在中国,普通人群痛风发病率约为1.1%。采用中医治疗痛风,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今天,我们就来向各位读者朋友介绍患了痛风,中医怎样治疗。
关键词: 嗜食膏梁厚味;脾虚湿阻;脏脏积热;脾胃湿热;痰瘀痹阻;脾肾阳虚
DOI:10.12721/ccn.2021.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中医如何认识痛风?

 西医认为痛风的病因是人体代谢出现异常,导致人体内缺乏尿酸酶,无法分解尿酸。大量尿酸无法分解,转而沉积在人体的各个关节、软组织、肾脏、软骨中,引起组织炎症,从而产生痛风。

中医基于古代东方阴阳五行学说的视角来观察痛风、描述痛风,研究痛风。《黄帝内经》认为:风气、寒气、湿气侵入人体,可以形成痛痹、肌痹、皮痹、骨痹、痛痹等多种痹症。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用“历节”来描述过痛风,张仲景认为,造成人体各个关节疼痛、无法屈伸的原因在于肝虚、肾虚。在元代,中医书籍中出现了“痛风”一词,但据后世医学专家考证,元代中医描述的“痛风”应当属于关节炎,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痛风。

 在清代,名医沈金鳌在他撰写的《杂病源流犀烛》中,详细描述了痛风的症状:“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痛有定处,是名痛风。”沈金鳌给痛风起了另一个名字“白虎历节风”。

 中医认为引起痛风的原因,主要是嗜食膏梁厚味、脾虚湿阻、脏脏积热、脾胃湿热、痰瘀痹阻、脾肾阳虚。

 二、中医怎样治疗痛风?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中医怎样治疗痛风。

(一)治疗湿热壅盛型痛风

湿热壅盛型痛风的主要证候是:患者的关节在夜间突发剧痛,关节变得又红又肿,关节遇冷,则疼痛有所缓解。患者的大便变得干燥,小便颜色发黄,患者舌面发红,舌苔黄腻。

治疗湿热壅盛型痛风,可采用下方:取宣木瓜15克、苍术10克、川牛膝15克、忍冬藤30克、嫩桑枝12克、晚蚕砂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20克,用水煎服。

宣木瓜中含有皂苷,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宣木瓜性凉,有清热之效。川牛膝中含有β-蜕皮甾酮,川牛膝性平,味微苦,有袪风之效。晚蚕砂中含有脱镁叶绿素b,10-羟基税镁叶绿素、13-羟基脱镁叶绿素。晚蚕砂味甘性温,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之效。

忍冬藤中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表断马钱子甙半缩醛内酯,常春藤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甙,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常春藤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可抗菌、消炎,舒张心血管,并有通红活络之效。

薏苡仁中含有氨基酸、薏苡多糖A、棕榈酸、腺苷、软脂酸、蛋白质、薏苡多糖B、肉豆蔻酸、薏苡多糖C、油酸、8-十八烯酸、薏苡仁酯、硬脂酸、亚油酸、芸苔甾醇等成分。薏苡仁归胃经、脾经、肺经,味甘、性凉,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刺激巨噬细胞发挥作用,降低血液的中血液含量与血脂含量,抑制人体各部位的肌肉收缩。黄柏中含有菜油甾醇、掌叶防已碱、四氢药根碱、N-甲基大麦芽碱、内酯,盐酸小檗碱、柠檬苷素、甾醇黄柏碱,黄柏酮、四氢小檗碱、木兰花碱,白鲜交酯、药根碱、巴马丁、青荧光酸、黄柏碱、木兰花碱、7-脱氢豆甾醇、p-谷甾醇、蝙蝠葛碱、黄柏内酯、γ-崖椒碱、黄柏酮酸。黄柏不仅可以抵制病毒、病菌生长,而且可以治疗痛风。据临床统计,采用黄柏治疗痛风,有效率超过90%。

(二)治疗风寒湿盛型痛风

风寒湿盛型痛风的主要症候有:患者关节又肿又痛,无法自如屈伸;有的患者各个关节痛无定处,有的患者关节有固定的疼痛部位,患者舌苔薄白。

治疗风寒湿盛型痛风,可采用下方:取生姜6克、麻黄6克、甘草6克、苍术12克、独活15克、羌活15克、桂枝10克、制川乌6克、当归9克、薏苡仁30克、防风12克,用水煎服。

 制川乌中含有乌头碱,制川乌性苦,有毒,但可治疗关节疼痛。当归中含有邻羧基苯正戌酮、亚丁基苯酞、异蛇床酞内酯、阿魏酸,蛇床酞内酯、对-聚伞花素、藁本内酯、丁二酸,腺嘌呤,钙,铜,尿嘧啶,锌,铁,钾,当归对心血管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当归还可以使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并且抑制血小板聚集。当归性温味甘,可以治疗风湿痹痛。

(三)治疗瘀血阻络型痛风

 瘀血阻络型痛风的主要证候有:患者关节长时间持续性疼痛,关节僵硬甚至发生肿胀、畸形,无法自如活动。患者面色暗淡,舌面呈暗紫色,舌苔薄白。

  治疗瘀血阻络型痛风,可采用下方,取郁金9克、赤芍15克、木瓜15克、秦芄9克、木通12克、威灵仙15克、防己12克、丹皮12克、臭梧桐10克、当归15克、泽泻12克、红花10克、川芎9克、路路通12克,用水煎服。

路路通中含有左旋肉桂酸龙脑酯,桂皮酸桂皮醇酯,乙基胆甾-5-烯醇,28-去甲齐墩果酮酸,异环氧苏合香素,氧化丁香烯,白桦脂酮酸。路路通性平味苦,可以祛风除湿。威灵仙中含有白头翁内酯、三萜、白头翁素、糖类、甾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祛风湿之效。臭梧桐中含有臭梧桐素A、刺槐素-7-双葡萄糖醛酸甙,海州常山苦素、臭梧桐素B、植物血凝素、生物碱、海州常山黄酮甙、内消旋肌醇、洋丁得酚甙,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除湿祛风。

 以上是“患了痛风,中医怎样治疗”的小常识,希望这些小常识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最后要对各位读者朋友说的是:痛风无法根治,请您平时少摄入动物性食物,少喝酒,这样有助于预防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