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
(1)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充分体现物理实验的开放性,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微课视频为辅助,依托动态化方式将实验过程呈现出来,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与可视性,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在微课视频制作方面可以学生所做的小实验为素材,之后上传至平台进行分享,这样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感知,确保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2)强化学生物理实验设计、理解与操作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的开展受到了高度重视,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物理知识点的基础上,应当具备良好的实验设计、理解与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不断发展。传统物理教学实验中,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对物理实验进行演示,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仔细观察到物理实验的全过程,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比较大,比如实验步骤错误、线路连接不当等,都会对物理实验的成功产生影响。而基于微课所开展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通过视频或动画方式清晰演示物理实验的各流程与步骤,通过生动的方式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过程的记忆,深化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原理的掌握,促进学生物理实验设计、理解与操作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部分物理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应用微课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投屏,放大物理实验现象,便于学生进行仔细观察,避免接触危险性大、操作难的物理实验,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认识水平,对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加以深入了解,促进学生物理实验水平的不断提升。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以“讲”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的规范性不足,教师对于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诉求把握不到位,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教学进度相对较慢,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这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致力于以物理实验为载体,印证相关理论与物理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树立。但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讲”实验的方式,并未真正“做”实验,导致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此种情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推进必然受阻,也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积累。
(2)课堂时间分配均匀性不足
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课堂时间分配的均匀性不足,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学规划不够明确,缺乏合理性,若学生基础能力薄弱,则难以充分理解物理知识,物理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难度,在题目讲解方面教师所采取的方法不够恰当,讲解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难以进行吸收内化,此种情况下极易陷入恶性循环。实际教学过程中,疲于温习旧的物理知识,而新知识讲解时间被挤占,导致原有教学计划被打乱,教学进度随之受到影响。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基础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复讲解并组织多次训练,这也会占用课堂时间,消耗不必要的资源,课堂时间分配的科学性不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1)明确预习重点,提高预习质量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微课为辅助能够有效开展课前预习工作,提高学生预习质量,为知识理解以及物理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这方面,可通过微课方式将重要实验内容展示出来,组织学生对课余时间加以利用,明确预习重点,以保证预习目标清晰化与预习方向的正确性。
(2)优化课堂导入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受到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影响。微课教学视频有着鲜明且突出的主题,针对性较强,因其自身具备声形化功能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中。立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应就原有课堂导入方式加以优化创新,发挥微课的应用优势,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将物理实验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出发,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并播放于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物理实验的学习与操作中。
(3)剖析实验原理,培养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物理观念的养成,能够奠定学生物理学科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物理的认识水平,以便更加从容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以微课为支持所开展的物理实验教学,可通过多媒体来对物理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就实验原理、方法等进行解释,深化学生记忆,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此同时,应重视物理实验方案的优化,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在物理实验开展之前,可适当调整实验步骤,采取多种实验方法,在不同实验中运用同一原理,或组织不同小组分别开展实验,此种方式下能够获得最优的物理实验方案,并且能够对学生独立分析、合作探究等能力加以锻炼,促使学生在面对实验现象时能够提出问题并表达见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4)实施分层教学,优化学习体验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学习、理解与接受能力等方面有所体现,物理基础与实验操作能力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实施分层教学,以确保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相符合,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且能够为后续相关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微课优势,实施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参考物理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就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水平的对应性。在分层教学模式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确保难度相应,以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高效推进。
4.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应用微课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促进趣味课堂的打造。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认知、理解与实践能力的不断强化,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同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曹海豹.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1).
[2] 宋朝丽.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9(01).
[3] 杨尚礼.浅谈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8).
[4] 陈兰甲.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设计,2019(21).
[5] 郭云洁.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