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家国情怀素养培育意义来看,可引领受众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追求,从而产生国家责任感、使命感和认同感。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存在直接关系,依托历史课程展现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更有助于蒙古族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但结合当前历史教学情况来看,家国情怀于历史课程中的展现并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此,教师有必要深度挖掘历史教材中知识点,并结合情境教学的方式,借助乡土资源落实历史教育,以此助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
一、助力知识掌握,感知家国情怀
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之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无法根据知识的学习形成素养,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并未将历史视为以往发生的事实,而是仅仅将其作为知识学习,学习过程中在认知角度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认知内容。因此,还应结合实际,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着手,基于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采取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从认知角度掌握、积累,形成良好素养并培养学生的品格。
举例分析,历史知识中所包含的家国情怀在于历史人物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而做出的努力,随着时代的变化,普通的人或是事能够在时代发展中所根据家国情怀而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形成目前所见的历史结局。由于学生学习历史、接触历史事件的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并未形成对历史知识深入分析的习惯,教师还应从剖析历史事件的角度着手,基于蒙古族历史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在当时时代所产生的作用、对后世发展的影响[1]。如在“土尔扈特部离开伏尔加河东归”的历史事件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进而提出问题“为何土尔扈特部放弃了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活,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结合史料佐证,如东归途中如何土尔扈特部如何战胜沙俄、哥萨克军队的围追堵截等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进而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思考重点置于“回归祖国”的家国情怀角度,从历史事件的定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经过倒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中所包含的家国情怀。
二、灵活选择方法,植入情怀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实现引导,创设情境使学生于接近模拟真实情况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思考,掌握相关内容。如教师可基于情境教学法,以《忠勇察哈尔》这一闻名中外的舞台剧作为基础,通过舞台剧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基于舞台剧的学习了解历史。学生们相对于教材书面文本而言,更习惯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内容学习相关知识,而《忠勇察哈尔》这一尊重历史并于此基础上展开艺术改编的舞台剧更符合学生的喜好[2]。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根据舞台剧的每幕内容将相对应的历史事件串联其中,以舞台剧配合历史知识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舞台剧中的“察哈尔部征调西迁”与当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所居住的察哈尔蒙古族结合,通过当前的幸福生活与以往艰苦奋斗的对比,引导学生感知、思考,进而意识到家国情怀对人、对民族、对国家的影响,使学生内心充满对西迁先辈精神的感动和英雄大义的敬仰,并以此继续投身至社会建设中。
三、结合乡土资源,丰富教学形式
蒙古族地区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遗迹、纪念场馆等,这些资源均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为深化历史教育,教师可深度挖掘现有的乡土史资源,并将其与历史课程相联系,在开展课程讲解过程中,选择带有乡土资源文化的故事作为课程导入,达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以故事的形式开展历史教育,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新课程教学的稳步实施。同时,光是结合历史故事,不足以达成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目的。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展现一些历史事件视频,将史料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此外,还可将蒙古族地区英雄伟绩注入至历史课程中,以此拉近学生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使每位学生均能受到历史文化所感染,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乡土史资源,实现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学生身心处于发展过程中,虽然通过以往课程学习,大多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但在历史材料分析中,不免存在因材料信息过多而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3]。为此,教师不仅要以历史课程知识为核心,以家国情怀素养培育为目标进行历史文化资源选择,还需考虑到学生理解能力,降低历史本土资源的学习难度,以此达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为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更为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奠定基础,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寻找乡土史资料,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分享自己找到的历史故事,以此增强学生乡土文化意识,在提高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提升蒙古族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更能明确学生正确历史观和生活观,以正视历史的角度形成对中国国情的深层次认识。为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观念,亦为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意识,教师有必要结合历史课程助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逐步深化学生知识掌握,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结合情境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依托本土资源,拓展学生历史知识范围,强化学生历史文化意识,使每位学生都能形成崇尚的家国民族信念,从而实现综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蓝万良.历史教学依托多媒体技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刍论[J].成才之路,2021(22):133-136.
[2]杜晓飞.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的课堂培育[J].思维与智慧,20212(14):58-60.
[3]卢达能,丘敏.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培育[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11):63-64.
作者信息:赵华琳,女,1989年4月15日,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助教,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