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创设策略

施俊杰

仙桃市第八中学

摘要: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实践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创设该类情境的策略,包括遵循的原则、一般步骤和呈现形式,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创设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3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强调知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在此背景下,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物理图景,提炼物理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涉及广泛且抽象,学生常常由于缺乏直接经验而难以理解和应用。创设生活实践情境,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相结合,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讲解力学原理时,可以引入汽车行驶、桥梁设计等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知力的作用与平衡,进而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活实践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构物理图景、提炼物理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实践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在这些情境中,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物理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可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例如,在电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电器设备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提炼出电路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电路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认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例如,在能源与环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等实际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所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

(2)针对性原则:情境的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确保情境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3)趣味性原则:情境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4)探究性原则: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二)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的一般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些目标应该既符合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确保情境的创设能够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选择生活实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实例。这些实例应该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这些实例进行筛选和加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承载物理知识,成为情境创设的优质素材。

(3)设计情境问题

在确定好生活实例后,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同时,问题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保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探究。

(4)呈现情境材料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物理现象,教师需要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呈现情境材料。这些材料应该能够真实地再现生活实例中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确保它们能够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探究

在呈现情境材料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6)总结与反馈

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个总结应该既包括对物理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也包括对学生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反思和总结。同时,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的呈现形式

(1)真实开展益智游戏、体育运动、体力劳动等实践活动,创设体验情境

教师可以结合物理知识设计一些益智游戏、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物理现象和原理。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来体验力的作用和反作用;通过让学生搬运重物来体验重力和摩擦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2)布置撰写报告、设计方案、制作模型等实践任务,创设应用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实践任务,如撰写调查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制作物理模型等。这些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电路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在学习力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某物体受力的分析报告等。

(3)播放机械、技术、社会、自然等科普类微视频,创设创新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科普类微视频,如机械原理演示视频、科技创新成果展示视频等。这些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视频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四、结语

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实践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活实例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并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情境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物理现象和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中物理课堂构建“生活化”实验情境的对策研究[J]. 杨金水;陈洋.高考,2022(06)

[2]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浅谈[J]. 马乐举.学周刊,2021(17)

[3] 构建问题情境,让高中物理课堂充满思维生长的气息[J]. 陈君涵.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