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实践路径

向祝君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518000

摘要: 在当前教育领域,因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科特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多样性,分层作业设计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合理划分作业层次,教师能够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任务,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3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经过一定的思考与实践活动,最终验证知识和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也开始探索创新的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新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对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生活”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这就要求学生能用物理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物理基础是设计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们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通过差异化的作业设计来优化学生的负担,降低知识难度,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设置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作业。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看。

一、初中物理分层作业问题

目前,大部分物理老师都可以正确认知分层作业的重要性和功能,但是,他们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因为分层作业注重因材施教,所以要求物理老师要以所有的同学为对象,并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进行设计,但这需要物理老师具备良好的分层作业设计能力。但是,由于受教育能力和职业素质限制,一些物理老师很难对自己的作业展开精确分层,也很难对作业难度进行定位,造成了所设计的作业不符合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很难有效保证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其二,一些老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分层,没有进行合理性调整。但是,由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把他们按一种死板的方式划分等级,将会制约他们的进步。其三,一些物理老师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业数量庞大,设置也不够细致,这种作业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但是难以体现分层作业的真正意义[1]

二、分层作业设计要求

(一)重视差异

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如果要针对性帮助学生深刻了解物理知识,促使他们有效把握学习方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就一定要注意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要按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和思维规律来进行分层。

(二)重视兴趣

物理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一体的学科,具有深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但是,由于受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较低,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物理老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用学生可以理解的作业内容来激起他们对作业的兴趣,让他们从主体意识层次上收获成功的满足感,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首先,从生活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对现实的认识,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深刻把握物理知识;其次,物理教师还可以将有趣的物理实验与作业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和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物理老师还要注重提问的引导性,在发展学生知识运用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自我学习热情。

三、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联系差异,做好分层

在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前,物理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这不但是布置分层作业的第一个步骤,也是进行作业内容设计的关键依据。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同学们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充分了解,这样,就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分层作业的设计定位。为此,物理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特点及知识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并与新课程理念要求相结合,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组、提升组及拓展组。基础组的学生一般都没有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常常很难自己去完成作业。所以,物理老师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在提升组中,学生们一般都拥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他们可以根据物理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也比较完整,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知识的漏洞,所以,物理老师要重视半知半解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针对一些重要的疑问难点展开详细讲解。拓展组的学生一般都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他们可以很快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解析,并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和自己的看法。所以,物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看作自己的主要教学工作,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兼具复杂性和综合性的作业[2]

(二)把握难度,优化数量

物理老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为了保证作业的实效性以及层次设定可以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就需要平衡作业的难度和作业数目。分层作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门为基础组同学设计的基础习题,这种习题要有一定的模仿性,可以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他们基础知识的应用水平,达到学会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二是为提升组学生准备的提升类练习题目,题目要具有综合性,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综合运用到实战中,促进知识应用能力生成,让学生把握灵活应用、熟练应用的能力。三是为拓展组学生准备的扩展类练习题目,这些练习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做好功课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将知识创造性运用的目标。比如,物理老师为学生设计“自由落体运动”知识内容的分层习题时,可以设置基础习题六道、选做题三道以及扩展习题一道。基本题主要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静止状态自由下落图像、初始高度比、公式计算、物理实验等;选做题包含两点间距、条件更改判断位移、设计方案等;扩展题目则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设计完整的实验,并得出问题答案。针对基础组学生,物理老师必须要求他们将基础题都完成,与此同时,还会鼓励他们去尝试完成选做题,这样才能拓展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结合自己无法彻底理解或者是知而不解的问题,标注自己的分析思路,这样才能便于物理老师对他们进行引导。针对提升组学生,老师要让他们完成基础题和选做题,还会鼓励他们去尝试完成扩展题,并且还会让同学们去尝试设计一个大致的实验过程框架,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对拓展组学生来说,物理老师只需要让他们完成选做题和拓展题,同时还需要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各种实验,并给出完整的过程和详细的实验计算数据。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们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满足他们不同个性特征的作业,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的作业设计,并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习品质,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芦小刚,韩晓宇.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

[2] 陈景松,郭琼梅.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23,19(5):49-50.